首页 > 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 > 第102章 第一次真正的朝议
将王元宝抄家后,一下子就不愁没钱发军饷了!狄若曦和第五琦这两位侍郎都非常镇静。
“裴相,你可有体例?”李亨直接问新任右相裴冕。
这么好的体例,今后还要持续用!
这时,房琯率先出列,他整了整衣冠,恭敬地说道:“殿下,总宪裴大人,一贯忠君体国,老成慎重,才情敏捷,勤于政务。值此艰巨之际,裴总宪若能出任右相,定能帮手殿下整饬朝纲,调剂各方,使我大唐高低一心,共御叛军。”房琯说完,微微垂首,退回原位。
兴庆宫西南隅,勤政务本楼,这是唐玄宗昔日听政的处所。
诸位臣僚,也当如此。”
韦见素作为眼下的百僚之首,他必须表态。只见他缓缓出列,语气平和地说道:“殿下,老臣与裴总宪同事已久,深知其品性才气。
本日,在这勤政务本楼停止初次朝议,就是要奉告大师,本宫必然谨遵圣上旨意,勤于国事,务实本分。
怪不得历朝历代都要查赃官劣绅,有些朝代乃至靠查赃官劣绅度过经济危急,公然是有事理的!
李若愚清楚,之前是和珅颠仆,嘉庆吃饱。现在是王元宝颠仆,他李亨吃饱!
现在叛军压境,需有能臣勇挑重担,裴大人身具策画,熟谙朝务,若能出任右相,可凝集民气,鼓励士气。”
这是大师最体贴的题目,但李亨如果不问,谁都不敢发问。
上面是各宗室勋贵、功臣勋贵和三省六部九寺从四品以上官员。
作为裴冕的熟行下,来瑱也不甘掉队,只见他上前一步,抱拳道:“殿下,裴大人久立朝堂,公道严明,名誉在外,不管是朝内还是官方,无不有口皆碑。
三省当中,以尚书左仆射韦见素排最前面,前面是侍中陈希烈、代理右相兼御史大夫裴冕、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房琯,再今后就是杨绾、裴遵庆、第五琦、狄若曦、颜真卿、尉迟天皓、刘晏、张守义、来瑱、王思礼、独孤明、李藏用、李浚等人,高适和杜甫固然品级不高,因李亨有令,以是也站在了大殿之上,排在最前面。大大小小各色官员加起来有上百号。
“禀殿下,昨日老臣让大理寺协同御史台去王元宝、汪孟赟、郑因之等赃官家中抄家,目前仍在停止中。”裴冕朗声说道,“不过,光郑因之一家就抄出了二十万两白银,另有其他物件也在估值当中。”
“太子殿下,臣等也死力保举裴大报酬右相!”世人纷繁说道。
言罢,来瑱也退回原位。
都说王元宝富可敌国,真是名不虚传!
此前,户部拨付的二十万石粮草也已分发到各军。
八百五十万两?这个数据直接震惊了统统人!要晓得,大唐国库中统统的产业加在一起,也达不到八百五十万两!
“臣等谨遵太子殿下旨意,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世人齐声说道。
即便是韦见素和陈希烈,在裴冕面前也要衡量衡量。
“现现在,叛军已经逼近,前锋昨夜已到华阴郡,离长安不过一百五十余里,环境非常危急。
韦见素说完,微微欠身施礼后归位。
着中书省拟旨,门下省考核,报本宫用印后,马上上任。”
听到这里,李亨都是眼睛放光。
“那王元宝呢?”李亨问道。
当今右相空缺,于朝政很有不便。本宫成心提拔一人担负右相,诸位可有保举人选?”
狄若曦出班拱手道:“禀殿下,目前各道防地的筹办事情都已靠近序幕,兵器甲仗都已装备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