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 > 第105章 首战告捷
看到薛贵的战报,李亨顿时喜笑容开。
长安城终究能不能守住,就看郭子仪能不能及时赶到。这才是关头中的关头。
此时,颠末两天的冒死奔驰,李辅国一行十余人终究到了鹿泉。郭子仪的帅帐,就设置在鹿泉。
“高侍御统领七千兵马,守着全城最首要的防地……”鱼朝恩欲言又止。
鱼朝恩一边说着,一边偷眼看李亨的神采,确保本身这番马屁拍得恰到好处。
“郭元帅,咱家奉太子之命,前来求援。”李辅国开门见山地说道。
李辅国摇了点头。
“太子爷,这美满是奴婢小我的意义。”鱼朝恩谨慎地说道。
郭李二人面面相觑,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李辅国到那里了?”李亨信口说道。定时候推算,李辅国已经走了八九天了。
不过,也就是李隆基这么叫罢了,大师风俗上还是叫常山郡鹿泉县。
一个大头兵,挂着少将或中将的军衔,却干着保镳员的活,如何看都感觉别扭。
“这个得太子爷本身决计,奴婢哪敢说那么多,还不得割舌头打屁股。”鱼朝恩说道。
李亨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李辅国在郭李两位元帅的带领下进入帅帐。
晚清期间就呈现了如许的题目。湘军打下承平天国以后,副将和总兵以上军衔获得者超越六千人。
天!从井陉到北都,少说也有五六百里,并且要穿越太行山。李辅国单枪匹马天然不成题目,但雄师通过就困难了。
如许的难堪,绝对不能在本身身边呈现。
此时,鹿泉县已改成获鹿县,取抓获安禄山之意。
听到李辅国求见的动静,两人大吃了一惊,不约而同地说道:“他如何来了?”
“郭元帅,李副帅,万岁爷已经西巡,太子已经回到长安。”李辅国说道。
他俄然想到,按照汗青记录,此时的郭子仪应当在河北作战!
“太子爷贤明!”鱼朝恩满脸堆笑,躬身施礼,恨不得将脑袋贴到空中上。
“如何?你有甚么设法?”李亨抬眼问道。
郭子仪和李光弼对视了一眼,相互心领神会。
高低两千年,墨客将领就这么三个,而高适就在本身身边,李若愚感觉,这是本身的荣幸。
这是太子爷给两位元帅的亲笔信。”李辅国说着,从怀里取出一封早已被汗水浸湿的函件。
“万岁爷将巡幸益州。”李辅国将李隆基逃出长安,并在马嵬驿诛杀杨国忠,以及命太子返回长安的后果结果详细说了一遍。
“鱼朝恩,本宫给他加一个正六品下的文散官,以承议郎行侍御史,如何样?”过了一会,李亨问道。
“油腔滑调。”李亨淡淡地说,“记得知会吏部一声。”
初战大捷,这是一个不错的征象。
“太子爷如此安排,既嘉奖了有功者,又拿捏好了晋升的分寸,高侍御必然会感激涕零,肝脑涂地。”
他连看了两遍以后,对着鱼朝恩感慨道:“这高适长于用兵,名不虚传哪!”
更加好笑的是,曾国藩身边的亲兵,军衔常常都是副将,乃至另有一些是总兵。
侍御史是从六品下,承议郎是正六品下,相称于连升两级。并且,侍御史的宪衔还保存着。
两人从速走出帅帐,快步走到大营门口,只见李辅国蓬头垢面地站在落日中,看上去就像一个乞丐。
“郭元帅,李副帅,太子爷手里就三四千人,加上城中兵马,恐怕不到一万,军情万分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