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松风间的路上也是冷冷僻清,一起行来,只遇着两个捧着锦盒的内侍正迈着小步子往松风间的方向不徐不疾地行走,他两个冷不丁地见着李贵妃的步辇,忙立足施礼。
皇后不平,辩白道:“畴前那件事上我是有一二分私心不假,但却没有存着害人之意,我也不是那种人!我不过一时胡涂,自作聪明了一回罢了!”皇后抹了把眼泪,又恨恨道,“更何况,那人不是半年前就已经找到了么!不是被他如珠如宝地看在身边了么!”
“娘娘莫非健忘陛下的令旨了么?”刚才说话的年长宫人上前两步,“前两日奴婢还听闻有人在松风间的宫墙外鼓噪而遭黜罚,便是皇后娘娘怕是也不敢无端去打搅那一名呢。更何况,‘小褚后’这几个字,娘娘此后还是不要再提的好。”宫人面上恭恭敬敬,说话时也是微微躬着身子,一派再谦恭不过的模样,但是言语间却很有几分峻厉,甚而有些居高临下之感。
前一阵子,皇后也是活力不过,趁她爹国丈六十大寿,出宫为她爹拜寿之际,向她爹她娘纵情哭诉了一番。她娘心疼得哭一气,叹一气;她爹国丈屏退世人,将她请进阁房,待阁房的门一关上,转眼便对她顿脚悄声喝道:“痴儿!痴儿!若不是你两个哥哥在边陲冒死,若不是他两个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整日里出世入死,以今上的性子,你如何能坐得上又坐得稳这后位?我劝你此后收了性子,莫要再说这些气话混话为好!”
但是,却未曾想,半路上竟杀出来个小褚后――松风间的那一名。皇后姓赵,人称大赵后,而新来的那一名因为受宠非常,传闻出身崇高,虽未有位分,宫里却都悄悄将她称作小褚后。
李贵妃闷坐了一会,将那年长宫人教唆开,又交代两个亲信宫人务必将她绊住,本身带上两个宫人出了宫门,一径往松风间去了。
李贵妃摆手,长叹一声:“真是无聊哪――”发了一回呆,又自言自语道,“话说返来,自那小褚后入宫后,我还没见过她呢。择日不如撞日,不若今儿我前去见见她,如果与她脾气相投,此后也能多个说话的姐妹,多个走动的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