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晴翻开病号灶的锅盖,铁锅里的白菜汤稀得能照见人影。她想起当代看过的《大众医学》,从帆布包里取出张皱巴巴的便签 —— 那是昨夜在火油灯下,用原主的高中生物知识列的营养清单。"海带要提早泡发,豆腐用盐水煮去豆腥味。" 她向呆立的炊事员树模,"病号需求蛋白质,光喝萝卜汤如何行?"
夜风裹着炊事班的炊火气涌进窗户,苏晚晴看着顾沉舟帽檐下的眼睛,俄然发明,这个总在灶台前帮她添柴火的甲士,在提及 "病号餐" 时,眼里有比号角更敞亮的光。那些用弹道图改的食谱,那些藏在糖纸里的体贴,正在把 "军中糊口" 这个陌生的词汇,变成有温度的、属于他们的共同影象。
顾沉舟抱着功课本出去时,正瞥见她蹲在灶台前吹火,蓝布衫袖口沾着海带碎屑。团长站在她身后,盯着新熬的海带豆腐汤直点头:"小顾媳妇说得对,咱不能让伤员吃 ' 净水寡淡汤 '!" 他回身瞥见顾沉舟,俄然笑出声,"沉舟啊,你媳妇比我们后勤股长还懂营养学!"
午后的阳光斜照进食堂,兵士们围着苏晚晴问 "如何让窝头更坚固"。她指着面板上的酵母水解释:"这是面引子,和军队的 ' 传帮带 ' 一个事理,得留老面做种。" 顾沉舟靠在门框上,看着她用擀面杖画出酵母配比图,俄然发明,她手腕上的胡蝶牌腕表闪着微光 —— 那是他托县城战友买的,作为新婚礼品。
"排长,嫂子教我们做糖花卷!" 小李举着揉好的面团跑过来,面团上歪歪扭扭捏着五角星。顾沉舟看着苏晚晴袖口暴露的枪弹壳胸针,想起今早她别胸针时的模样 —— 阳光穿过枪弹壳的孔洞,在她锁骨处投下小小的星影,像极了他在边疆见过的、凌晨四点的北斗星。
傍晚的号角声里,顾沉舟带着苏晚晴观光靶场。生锈的单杠上,兵士们正在练习刺杀操,枪托撞击声整齐得像缝纫机的咔嗒。"当年我爹教我打靶,说准星要对准心口。" 顾沉舟俄然开口,手指划过靶心的弹孔,"现在才明白,有些准星,是要对准一辈子的。"
师部大院的青砖营房整齐得像用标尺量过,墙根下的向日葵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让苏晚晴想起当代公司的军事化办理培训。顾沉舟的宿舍在二楼,门楣上钉着 "顾沉舟 中尉" 的木牌,门牌下方用红漆描着小小的 "晴" 字,像是厥后加上去的。
当熄暗号响起时,苏晚晴摸着口袋里的枪弹壳胸针,俄然感觉,这个青砖灰瓦的虎帐,这个用弹道图种菠菜的男人,正在用他特有的体例,让她在 1983 年的号角声里,找到了第二个能够停靠的港湾 —— 那边有整齐的营房,有暖和的灶台,另有一个正在悄悄为她窜改的、冷峻却和顺的甲士。
夜风掀起靶场的帆布,苏晚晴瞥见顾沉舟的练习服后襟,不知何时被她缝上了块补丁 —— 用的是他寄回家的旧戎服,针脚精密得像靶纸上的环数。他回身时,第二颗纽扣上的 "安然" 绣字恰好对着她的视野,像在诉说某个未说出口的誓词。
远处传来查哨的脚步声,顾沉舟俄然昂首,瞥见她站在光晕里,蓝布衫被月光洗得发白,像朵开在虎帐里的蒲公英。他放下钢笔,从抽屉深处拿出个铁皮盒,内里整整齐齐码着她这几天画的营养食谱、酵母培养条记,另有张用弹道图改的 "窝头发酵时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