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明十六年三月初八,张君武下诏东征,并着河北巡抚田瓒构造多量民壮,将黎阳仓所剩之存粮三十余万石全数转运到幽州,又通令漕运都督许绍构造多量漕船,从江南赶运粮秣到幽州备用。
吐谷浑全盛期间聚兵四十余万都不是帝国的敌手,就更别提那些战力整齐不齐的部落之兵了,跟着三支新军轮番入青海剿匪,仅仅一年不到罢了,便顺利非常地将各部族的顽抗完整打压了下去,多量各族权贵被斩,在强大的武力弹压下,各部族不得不顺从帝国政令,将各大部族支解为诸多小部落,实施各部落自治,与此同时,帝国又诏令移四川、关中多量人丁入甘、青二省开荒,在赐与政策支撑的同时,拨出多量资财,保障移民之糊口出产所需。
瑞明十六年仲春初九,河北巡抚田瓒发来奏本,言称高句丽在辽东抢修千里长城,静态不明,张君武闻讯,雷霆大怒,马上派礼部侍郎张亮赶赴高句丽,怒斥荣留王无礼挑衅,要求其马上停止修建千里长城,并交出主事者,向朝廷赔罪,另,着令荣留王马上裁撤设在辽东等地之阵亡隋军之京观,若不然,将遭帝国之严惩。
瑞明十六年四月月朔,帝国第1、三个人军在承天门前行阅兵式,并誓师出征,十六万三千将士由大将孟明为总批示,就此离京赶赴辽西,另有第二个人军的一个师则向胶州半道进发,以共同北海舰队之侧翼登岸作战。
朝中辩论虽烈,然,张君武倒是主张已定,决意要灭掉高句丽,但在计谋上却并未冒进,亲身调集了兵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以及各兵种司令到两仪殿议事,于会上,张君武提出了个以战代练之打算,筹算先将刚整编好的第1、三两大个人军调往幽州,出关进剿高句丽,并在幽州本地集结河北之兵,由三大个人军抽调出些根基军队,以编练第四个人军,作为计谋预备队,第一年的作战目标便是打到鸭绿江边为止,水兵方面暂定由北海舰队卖力共同作战。
时价渊盖苏文策动兵变之际,张亮还在平壤城中,幸得高句丽国中动静通达人氏之暗通款曲,得以敏捷逃脱,一起仓促逃回了幽州,并将高句丽政局有变的动静具本上奏,张君武闻之,龙颜大怒,于朝议时明白表态要严惩高句丽,对此,朝中诸多大臣表示反对,来由是高句丽国虽小,然地却险,雄师前去征讨不易,恐遭前隋之败如此。
新一军一扩为三,军队的兵员一举增加了三倍,达四万五千之数,看起来仿佛扩大得不算迅猛,可战役力还是不免会有所降落,对此,张君武明显是心知肚明的,也早就有了呼应之打算,在三个军组建结束以后,大笔一挥,便将将青海划为了三个军的练习场,着令三个军轮番入青海,以讨伐那些不平王化的蛮夷各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