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秋月一看,觉得女孩儿家私事,便笑着辞职,领着屋里服侍的宫女们出去,只留总管寺人三毛子侍立一旁。
康熙接了奏折,恰是生闷气的时候,传闻德妃病了,心中火气不知如何的反而下去一些。厥后德妃好了,康熙又气上了。本来就体亏,连着生了几日闷气,不觉又病了。接连几日,乾清宫传药问医不竭。
想了一想,扭头劝四爷:“这件事,爷您不宜多说。不管如何说,都是分歧适的。”
弘昼天然晓得这是对付之词,耷拉着脑袋退到八姐身边。弘瞻年纪尚幼,那里听得出来。坐在四爷怀里,拍动手连声说好。世人少不得一阵乐。
出去一看,年秋月抱着小姑姑站在一旁,便先向康熙施礼,再向贵妃、小公主问安。
康熙见四爷这么上道,内心虽有不忍,到底还是准了。毓庆宫毕竟是胤礽多年居处,冷不丁换了主子,一来怕爱子英魂不乐;二来,也怕死过人的屋子给老四一家住了倒霉。如此一来,父慈子孝,皆大欢乐。倒是众位大臣、宗室,大为不解。兄弟们更是以为老四这个储君不得老爷子爱好,定然做不悠长。一个个伸直了脖子等着老四给撸下来的那天。一时候,朝里朝外,热烈不凡。就连德妃,也一日日心惊胆战,想想太子,若不是死的早,嫡子也得给废了。更何况老四连半个嫡子都不算。只要夹着尾巴,领着弘春、二格格两个孙女低调剂日。堂堂四大妃之一,在外人面前,竟然连话都不敢多说。
康熙刚喝了药,正抱着年秋月所出小女儿逗弄,听小寺人通报,说太子家三格格来了,不由奇特:“弘春?”弘旺孪生mm?“她来何为?”
康熙昂首,看着这位嫡出孙女。看了半天,见弘春目光清澈,神态安宁,本身先笑了,喃喃道:“老四有你这么个闺女,是他几世修来的福分!”
好轻易过了腊八,眼看寒冬时节,家家户户筹办过年,猜想到来年开笔之时,都不会有甚么大事。四爷也悄悄放松下精力,领着弘时、弘旺、弘昼,抱着弘瞻,到八姐屋子里说话。筹议本年在宫中过年,都有甚么端方。
小寺人点头说并未提起,不过年熙至公子身后小厮抱着茶具,想必是来邀三阿哥斗茶的。
四爷点头,出去安排人手。天近中午,年熙告别而去。弘时、弘旺簇拥着四爷返来,爷儿仨进门,神采都欠都雅。
八姐正与弘春、二格格说话,看神态,不好多问。便叮咛上饭。一家人围坐着温馨吃完,撤下饭菜,弘春、二格格到永和宫去伴随德妃。翠环领着宫女们奉上茶来,各自出门在外守着。四爷端起茶来,抿了一口,这才幽幽叹道:“又出事了。”
四爷本日欢畅,饭后喝了两杯小酒,跟八姐提及圆明园池中水都结冰了,园子里人问要不要凿冰取鱼。八姐笑道:“鱼倒不急着吃。倒是让人过些时候,凿些洁净大冰块儿,放到地窖里,到夏天,我们也好风凉风凉。”
八姐眨眨眼,不信问道:“请甚么?立皇后?”老爷子都六十多了,立后即是娶媳妇,老不害臊的,这是唱的哪一出?
他这么一嚷嚷,弘瞻天然也跟着闹要吃酸梅。四爷哈哈大笑,“成,等来岁夏天,就给你们做冰镇酸梅。”
菊花正盛时节,定下储位。磨磨蹭蹭到明旨立储、祭天,已经是万物冬眠。不说底下诸位兄弟们卯足了劲儿,把四爷当第二个太子普通乱扯后腿,单单是头顶上天子,每天去病床前听训,老爷子那眼神儿,就叫人浑身汗毛眼儿都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