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工匠心 > 第121章 百一砚

我的书架

大多数是乾隆保重保藏,乾隆印玺成为鉴定御览御笔书画真伪和断代的首要根据。他自夸文采风骚,对历朝书画艺术珍品无不广为网罗、经心保藏,过目书画之多、保藏钤印之繁,罕见可相匹者。

厥后乾隆天子非常保重此砚,曾题诗刻于砚右边,收置圆明园中。战乱期间百一砚流落官方,保藏之人出于惊骇,怕招杀身之祸,磨掉砚右边的御题,导致传世珍砚右边比左边略显薄弱。

顶级国宝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卷》最悲催,只要有留白之处,必有印章。开篇有:“太上天子之宝”“石渠宝笈”“宁寿宫续人石渠宝笈”“乾隆观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

“光晕相重黄黑相间,黑睛在内,晶莹敬爱者,谓之活眼。”

民国期间大藏家苏宗仁偶尔在琉璃厂发明砚台,用七十大洋买下,爱如珍宝,特将书斋定名为百一砚斋,以此为镇斋之宝。

自古爱砚成痴之人,不过如此!

鲁善工清算行装,早晨直接做飞机回都城,本来打算再去黄山转转,但不放心百一砚,只能下次再说。

此砚后也被乾隆所藏,丁酉年在砚上方侧御题诗:六合一月印,空宇众星攒,爝丈宁比拟,陶泓永得完。仍然北朝宋,真出老坑端,清伴文房暇,摛辞惬染翰。

实在对于百一砚的传说不止如此,相传苏东坡曾藏有两方多眼端砚,是历代所藏端砚中的奇珍奇宝。

第二天上午戴月轩派人送来私家定制的当家笔,鲁善工对劲收货,来到条案前,看着面前的白鹿宣、当家笔、紫玉光,另有百一砚和八宝印泥,文房五宝,全数收齐!

歌颂曰:砚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磨之寂寂无纤响,按之若小儿肌肤温润嫩而不滑,秀而多姿。能将重而轻、刚而柔这两对冲突融会一体,足以见砚石包涵之心。

别藐视四枚印章,对于书画保藏来讲,印章就是最高评价!

鲁善工再次拿出松石图,看下落款四枚印章,白石、齐璜、人长命、三百石印财主,每一方都是白石白叟敬爱之印,最能代表佳构力作。

“哎,还要去荣宝斋。”鲁善工研讨半天,记下统统细节,收起画,下午必须再去荣宝斋就教欧阳,传闻有齐白石全数印谱,说不定另有印章保藏。

鲁善工哈哈大笑,千里迢迢来徽州,竟然能遇见百一砚,看来缘分妙不成言,今后跟着本身,吃香的,喝紫玉光!

鲁善工从大砚台肚子里取出一块小砚台,动手温润之极,从速用净水洗洁净,水珠竟然固结其上,久久不散。

“这是……”

“既然我们有缘千里来相会,那今后就相依为命吧!”

“四傍浸渍不甚光鲜者,谓之泪眼。”

中等品则还要加盖三枚——“乾隆观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合称五玺。

中间有:“乾隆御览之宝”,末端处有:“古希天子”“寿”“八徵耄念之宝”等印文。

本来归去想从纪华诚手里借一方歙砚,齐白石当年用的也是歙砚,并非名种。但颠末四十年如一日滋养,灵性实足,发墨天然,才气把松石苍鹰表示的淋漓尽致。

“鹦哥眼……鸲鹆眼……了哥眼……雀眼……鸡翁眼……猫眼……绿豆眼!”

盖印章也就算了,毕竟面积小,可乾隆老儿还喜好提诗!

不料宝砚运气多舛,又在大难中连同其他收藏一起遭劫。作歹多端的康生,以卑鄙手腕用心查抄苏家,把百一砚占为己有,厥后恶人伏法,可宝贝不知所踪。

推荐阅读: 万族之尊     tfboys之最美回忆     邪王宠妃,草包五小姐     我的白鲸男友     神脉     业界大忽悠     神魔炼体诀     深宫策・青栀传     二代废材     吾名苏烈     陪你走过黄昏尽头     缠绵之夜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