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首志一行顺着水阳江北上,来到了宣城鳌峰路的茶栈。早晨,茶栈伴计烧了一大锅的肉菜饭,刘贤臣拿出三瓶老春酒接待大伙,说是梅雨季候喝点酒,能祛湿暖体,无益安康。世人感觉迩来宣城没有兵戈,今晚也没事,就随便喝了起来。喝着喝着,话就多了。刘贤臣说:抗战几年,只要人少枪少的新四军主动反击过,在皖西、皖北、苏南打了很多仗。百姓党设备好,人又多,却向来都是被动戍守,并且还守不好,宣城这处所就丢了三次,真不晓得他们养那么多军队干啥用。汪施才说:百姓党军也有真抗日的,像川军145师在广德就跟鬼子冒死,师长饶国华宁死不退。张扶海说:题目出在统兵的人身上。三战区既防日寇,又防新四军,一心二用,恐怕现在防共甚于防日。叶首志也参与了出去:有没有这类能够,他抗日没有军功,却想在**上搞出点花样来呢?这句话说得大师增加了很多心机。
从泾县出来几人就分了手,汪施才和张扶海要去蔡村和溪口查抄游击区事情,运输队的人也一同返回。叶首志伴随刘贤臣回承平结婚,通信员卫皖、卫南随行。四人从泾县雇了一条快船,沿青弋江往南驶去。
饭菜上桌了,四菜一汤:臭鳜鱼、毛豆腐、清炒竹笋、回锅肉,一盆老鸭汤,一小桶蒸米饭。对于平时吃惯了营地饭菜的他们来讲,这是可贵一见的甘旨。世人连酒都顾不上喝了,鼓起腮帮子大吃大嚼,转眼工夫就见了盘底。遵循叶首志定的端方,营地平时严禁喝酒作乐,他始终以为酒能扫兴,也能乱性,更能误事。大吃大喝也属制止之列,当官的带头吃喝,离开兵士,滋长奢糜民风,嘴巴吃刁了,还能再去刻苦吗?不过明天只是可贵一次,不必过分当真。
皖南山区的婚嫁非常讲究。刘贤臣的婚事早已定妥,两边换庚帖、男方下聘礼、女家送嫁奁都已做过了,就等着迎娶新娘了。六月初八这天一早,刘家派出四个男丁,一顶花轿,两个后代双全的妇人和一班子吹鼓手,由媒人带领,吹吹打打地去十几里外的仙源接新娘去了。遵循本地民风,新郎只需在家等待就行,不必亲往迎娶。
吃结婚宴,叶首志便与刘贤臣告别,约好秋收之前回葛顺主持乡政,卫皖留下庇护刘贤臣。叶首志与卫南乘船当晚赶到了章渡,叶首志找着张元寿聊到半夜。张元寿奉告叶首志,六月份顽军四次打击新四军,都被我们打退了。比来的一次是在苏北的郭村战役,毁灭顽军三个团。叶首志问:情势如此严峻,军部有何筹算?张元寿说:客岁周恩来同道来军部观察时就提出了“向南稳固、向东作战、向北生长”的目标,看中心的意义,军部迟早要北移。
一天半的风景,刘贤臣回到了三门乡。刘贤臣领着叶首志先是回家看望了父母,接着就去拜访了叔父刘景之,白叟见侄儿服从返来结婚,表情大好,新婚谷旦已经选好,后天是旧历六月初八。刘景之要他婚后在家多待些日子,好好陪陪父母。刘贤臣点头应允。
雅间安插的素净清雅,墙上挂着一幅书法,叶首志细心看去,只见上面写得是皖江菜品:菜花甲鱼菊花蟹,鲥鱼来在刀鱼后,春笋蚕豆荷花藕,鹅鸭肥时在金秋。世人看了都说有些意义,问是谁的手笔,汪施才笑而不答。刘贤臣凑上去看了落款,笑着说:不是别人,恰是汪先生的高文呢。大师七嘴八舌地恭维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