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 陈襄
陈襄到常州为官的第二年夏季,老天爷发了脾气,持续阴雨一个多月。常州境内大水众多,多少农田被淹,很多老百姓的房屋被大水冲塌。好多流浪失所的老百姓,扶老携幼 离乡背井,乞讨他乡、陈襄得知这一动静后,赶紧写上奏折,派人上报朝庭,要求调拨救灾物质停止救灾。他当即带领州、县的官吏,构造百姓,停止抗洪自救。他亲临抗洪救灾的第一线,亲身批示抗洪救灾,多次深切到哀鸿中去停止慰劳,派人及时把朝庭调拨的救灾款以及救灾物质发放到哀鸿手中。抗洪救灾方才结束,他当即构造职员,排查大水众多的启事,他还亲身深切到老百姓中间去寻求完整根治洪魔的对策。颠末调查研讨,终究找出了大水众多的启事:本来常州的运渠横挡着震泽,连日下暴雨,游积的水不得向北注入长江中,因此震泽之水常常淹没常州、姑苏几个县的农田,如许的环境已经持续了好几代。陈襄连夜誊写奏折,上报朝庭,要求兴建水利,提出了疏浚运渠,导震泽之水入长江的治水之策、过了一段时问,朝庭批准了他上奏治水的奏折、陈襄当即派人测量运渠的尺寸和对岸农田的亩数后,别离派人疏浚河道,深度、宽度都有规定。陈襄常常深切工地,察看工程过程,监督工程质量,跟民工们一起挖土挑泥,常常不是一身汗,就是一身泥、在陈襄的动员下,常常州数万民工三个多月的奋战。终究完成了这一水利工程、接着,他又命人削平望平的拦河坝,震泽贮积的水终究得以北流长江当中。如许一来。不但风险百姓的大水被消弭了,并且旱田也能够灌溉了。苏、常一带自此,年年五谷歉收,老百姓安居乐业,个个欢庆不足。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举进士第,授建州浦城县主簿,历知台州仙居县、孟州河阳县、彭州濛阳县。嘉祐二年(1057年),以富弼之荐召试秘阁校理,判尚书祠部,编定昭文馆册本。六年(1061年)出知常州。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召为开封府推官,除三司盐铁判官。四年(1067年)神宗即位,以谏议大夫奉使北辽。熙宁二年(1069年)迁修起居注,寻兼侍御史知琐事。论青苗法不便,罢言责,留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1071年)为王安石所忌,出知陈州,改知杭州,时苏轼、苏辙兄弟为杭州通判、陈州传授,多所酬唱。八年(1075年)派遣,迁尚书右司郎中,枢密直学士,兼侍讲。荐司马光等三十三人,人伦之鉴,可谓罕与等夷。元丰二年(1079年)坐苏轼乌台诗案,罚铜二十斤。元丰三年(1080年)三月十一日,薨于京师,年64岁。赠给事中,阶累升为朝散大夫,勋累升为护军,爵累升为上党郡建国侯。厥后累赠少师,谥忠文。
陈襄任建州浦城县主簿时,适逢该县贫乏县令,他便单独统辖全县之事。该县地区广宽,很多处所是由某一大师族统治,历任的县令都管不了,蒙蔽下属、拜托权贵,是习觉得常的事。陈襄起早贪黑,决计改正那些年深日久的弊端。本地很有一些案情庞大、积存日久的诉讼,陈襄下工夫阐发案情,穷本溯源理出眉目,然后―一加以讯断。为了秉公断案,制止有人来讲情,每次断案时,便让数人环列于前,使那些讨情的人没法开口。今后,浦城县的百姓晓得其不秉公交,不受贿赂,是一个公道忘我的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