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 赵普
赵普做了十年宰相,权力很大。日子久了,就有人想走他的门路,不时有人给他送礼品来。宋太祖常常到赵普家里去,事前也不派人告诉。有一次,吴越王钱俶派个使者送信给赵普,还捎带了十坛“海产”。赵普把十坛“海产”放在堂前,还没来得及拆信,恰好宋太祖到了。宋太祖在厅堂里坐下,看到这十只坛,就问赵普是甚么东西。赵普答复说:“是吴越送来的海产。”宋太祖笑着说:“既然是吴越送来的海产,必然不错,把它翻开来看看吧!”赵普叮咛仆人,翻开坛盖,在场的人一看都傻了眼。本来坛里放的不是甚么海产,竟是一块块金子。宋太祖向来怕官员接管贿赂,滥用权力,看到这环境。内心窝了一肚子火,神采也就沉了下来。赵普满头大汗,惶恐地向宋太祖请罪,说:“臣没有看信,实在不晓得内里是甚么东西,请陛下恕罪。”宋太祖冷冷地说:“你就收下吧!他们觉得国度大事都由你们墨客决定的呢。”打这今后,宋太祖对赵普就有点猜忌起来;不久,又有官员告密赵普违背禁令,贩运木料。本来,当时朝廷制止私运秦、陇(今陕西、甘肃一带)大木。赵普曾经到那边运木料为本身造室第。他的部下趁机冒用赵普名义,私运一批大木到东京发卖。这件事连累到赵普。宋太祖大怒,要治赵普的罪,固然其他大臣为他讨情,宋太祖还是撤了赵普的宰相职位。
宋太祖信赖赵普,赵普也勇于在宋太祖面前对峙本身定见。有一次,赵普向宋太祖保举一小我仕进。接连两天,宋太祖没有同意。第三天赵普上朝的时候,又奉上奏章,对峙要求宋太祖同意他的保举,这下可触怒了宋太祖。宋太祖把奏章撕成两半,扔在地上。
赵普有一子名承宗,羽林大将军,曾知潭、郓州,很有政声。有女二人,皆已成年。赵普妻坚请准予削发为尼。诏授以智果、智园大师。赵普平生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了五十年。作为封建期间地主阶层的政治家来讲,是一个有必然远见的汗青人物。他所佐治制定的稳固中心君主集权和处所分权的目标、政策,对于结束耐久政治动乱、实现中原同一是有进献的。对于深切的悲观结果来讲,他一样是负有汗青的任务.作为一代名相,他胸中贫乏学问,而以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当然毛病他作出更主动的进献。赵普以小我对君主的虔诚三次任相.在全部居相期间,看不到他造福群众的政绩,这是最大的缺憾。
宰相李沆直接攻讦的虽是陶穀,实际上也攻讦了当时的宰相赵普之失。赵普虽“寡学术”,却很有权谋,对能够与其相位附近的官员,不但架空,乃至停止谗谄,此次他不但反对了薛居正、吕馀庆进入宰相的行列,并且一改隋唐以来只设宰相,不设副相的轨制。因为创设的副相(参知政事),“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将参知政事处于宰互助手的职位,不能参与决策。宋太祖原想起用资格学问远比赵普为高的窦仪任宰相,但“赵普忌窦仪朴直,乃引薛居正参知政事”,架空了窦仪。厥后宋太祖又想起用冯瓒为相,赵普就一再设想谗谄冯瓒,赵“普言(冯瓒)法当死,太祖欲贷之,普刚强不成,必欲处于极刑,冯瓒被放逐登州沙门岛(今山东长岛)。赵普从这天趋擅权,“尝于视事阁坐屏后设二大瓮,凡中表面奏普意不欲行者,必投之瓮中,满则束缊(束以乱麻)焚之,以是人多怨者”。开宝六年(973年)六月,雷有邻告政事堂官员纳贿作弊,他们都获得宰相赵普的庇护,宋太祖在查实环境后,决定参知政事吕馀庆、薛居正升政事堂,与宰相赵普同议政事以分其权。八月,赵普罢相以“使相”出为河阳(孟州,今河南孟县南)三城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