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 第47章 袁崇焕评传(6)
袁崇焕批示这个战役很有儒将风采,坐肩舆在城头敌楼中督战,打了败仗以后,派使者送礼品给努尔哈赤,很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羽扇纶巾、谈笑用兵的气度;也似南朝梁朝大将韦叡临阵时轻袍缓带,乘舆坐椅,手持竹快意批示军队。韦叡身子肥胖,但战无不堪,敌军畏之如虎,称为“韦虎”。不过到了当真危急之时,袁崇焕也不能再扮儒将了,只得以“蛮子”姿势来死拚。
当朝中获得清兵大肆来攻的讯息时,百官错愕之极。兵部尚书王之光与廷臣商讨,大家束手无策,觉得这一次宁远必然要失了,不知山海关是否能保得住。山海关若失,清兵便到北京。厥后获得捷报,朝野天然喜出望外,谢天谢地。
[2]《清太祖实录》卷十。
差未几在每个战役以后,清方老是建议谈和。因为他们对于目前的成绩早就喜出望外,本来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只求明刚正式承认他们所占的地盘,让他们能永久保有,就已心对劲足了。但明朝向来置之不睬,以为对方底子没有谈和的资格。明朝的态度是如许:“你们是朝廷的部下,只能从命号令,如何能要求构和战役?”这类死要面子的不实际态度,使得明朝始终没有能争夺到一段喘气的时候来清算武备、稳固防备。
在这时候,皇太极定下了精确的计谋:侵犯朝鲜。
朝廷群臣都晓得满桂兵戈的本领,但将帅反面老是不对,便依从了。但是经略王之臣死力以为满桂决不成去。朝廷派遣满桂的号令已颁下了,因而听了王之臣的主张,再命满桂镇守山海关。袁崇焕果断不接管。朝廷没法,只得将满桂调回北京,保存左都督原官,派在国防机构办事。
皇太极的智谋武略,实是中国历代帝皇中不成多见的人物,才调见地不在刘邦、刘秀、李世民、赵匡胤、忽必烈、朱元璋之下。中国史家大抵因他是满清天子,因为种族成见,向来没有给他以应得的极高评价。实在以他的知人善任、豁达漂亮、明断果断、多谋善战,除刘秀、唐太宗、成吉思汗外,中国历朝帝皇没几个能及得上。[1]
因为明清两边的国力实在过分差异。中国当时的人丁,官方的记载是六千多万,实际上远不止此数,当时男丁要被当局征去任务劳动,不插手的要缴钱代替,以是百姓尽能够的瞒报人丁。本国粹者们的估计相互差异很大,最高的估计以为当时中国人丁是一亿五千万人。我信赖当不会少于一亿人。[3]女真人大抵不到五十万人。[4]人丁的对比是二百比一乃至三百比一。满清所占的地盘,只是本日吉林、辽宁、黑龙江的一部分,与中国比拟也相差极远。中国火器锋利,葡萄牙大炮特别非清兵所能抵挡。
袁崇焕毕竟是个光亮磊落的大丈夫,沉着下来以后,晓得是本身的不对,因而上奏请再用满桂。朝廷当然批准,派满桂兼统关表里兵马,赐尚方剑。王之臣和袁崇焕是文官,即是现在的政委;满桂是武将,是军队司令。武将受文官批示。
[6]据梁启超《袁崇焕传》。该传中论述清兵败退后,“崇焕复开垒攻击,追北三十余里,清军大乱,死者逾万人。”与其他质料不符,今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