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 第49章 袁崇焕评传(8)
[2]清《太宗实录》卷三:天聪元年,“时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人有相食者。国中银两虽多,无外贸易,是以银贱而诸物腾贵。良马,银三百两。牛一,银百两。蟒缎一,银百五十两。布匹一,银九两。盗贼繁兴,盗窃牛马,或行劫杀。因而诸臣入奏曰:盗贼若不按律严惩,恐不能止息。上恻然,谕曰:今岁国中因年饥乏食,致民不得已而为盗耳。缉获者,鞭而释之可也。遂命令,是岁谳狱,姑从宽典。仍大发帑金,散赈饥民。”皇太极宽待因饥饿而为盗的百姓,与崇祯催促部将“期限破贼、杀贼建功”的政策恰正相反。
[1]皇太极在西方人的书中写作 Abahai,法国粹者格奥赛 (Rene Grousset)在《中华帝国的鼓起与光辉》一书中有〈一六四四年的大变〉一章,此中说:“皇太极是蛮人中的一个天赋,他把本族群众的军事才气,和对文明糊口的天心机解相连络起来。”
[3]何柄棣: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一书中,以为明初人丁六千五百万,到明末时已涨了一倍以上。
[17]袁崇焕〈边中送别〉:“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欲知肺腑同存亡,何用安危问去留?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14]他厥后在写给崇祯的奏章中说:“诸无益于封疆者,皆倒霉于此身者也。”以是他的知己程本直说:“环球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痴汉也。唯其痴,故环球最爱者钱,袁公不知爱也。唯其痴,故环球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怕也。因而乎环球所不敢任之劳怨,袁公直任之而弗辞也。因而乎环球所不得不避之怀疑,袁公直不避之而独行也。”所谓“环球所不得不避之怀疑”,就是与金人媾和。
[4]王钟翰:〈满族在努尔哈齐期间的社会经济形状〉一文中,按照朝鲜〈兴京二道河子旧老城〉的质料,以为一六二一年时,努尔哈赤的兵数二十万,再加上妇女长幼,“全人数当在4、五十万摆布。”
在这段期间中,皇太极打击朝鲜,打了几个败仗后,朝鲜投降,订立了对满清非常无益的和约,每年从朝鲜获得粮食、款项和物品的供应。皇太极本来提出三个前提:割地、擒毛文龙、派兵一万助攻中国。朝鲜对这三个前提没法采取,但在经济上尽量满足满清的要求。同时在而后的明清战役中,朝鲜改守中立,使满清去了后顾之忧。
诸葛亮出师北伐,天下皆称其忠。岳飞苦战抗敌,天下皆知其勇。袁崇焕的功业或许比不上诸葛亮和岳飞,固然,那也是很难真反比较的,但是他身处怀疑之地而行环球怀疑之事,这类精力上的痛苦承担,诸葛亮和岳飞却幸而不必接受。
袁崇焕是三兄弟中的老迈。二弟崇灿(一说是他哥哥)当他在关外时在故里去世。三弟崇煜跟着他在军中办事,厥后也告别回籍。袁崇焕从宁远送他到山海关而分离,写了两首诗给他,说:边陲需求人守御,升平还没有获得,我早已决计报国,安危去留的题目不必提了。[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