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汴京春深 > 第五十三章

我的书架

陈太初笑道:“看得清楚也听得清楚。”

只一眼,陈青就暗叹了口气。面前这个十一二岁的小娘子,脸上虽尚带着三分稚气,却已袒护不住她倾国倾城绝代才子的模样。

她内心的算盘啪啪打得缓慢:固然七娘死脑筋,可要能靠九娘赚一个衙内半子,也是好的。有了这门婚事托了底,七娘的婚事就能再往高处走,说不定嫁个宗室也有能够。恰好让青玉堂看看,他们那鼠目寸光挑遴选拣,可比得上本身。就算是庶出的女儿,本身这宰相表妹肚里也能撑船的气度,连衙内都没给七娘反而给了九娘呢!汴都城任谁都得翘起大拇指夸一声贤惠淑良!最好彻夜一过,陈家就把草帖子下了。

唉......

两人在长廊上走了十几步,到了隔壁房门口。两个皂衣大汉对陈太初行了礼,替他们推开门。九娘跟着陈太初绕过屏风。

陈太初跟着母亲魏氏等在车马处,他看着远处,旁人却都在看他。州西瓦子的两位女执事陪在魏氏身边,也脸上有光,笑得格外热忱。

不一会儿,那高台上又响起两声云板,垂垂外边的喧闹都歇了下来。隔着轻纱,全部瓦子里那些琉璃灯一一燃烧,只留了些廊灯,昏暗淡便于客人走动。高台四周的八盏琉璃灯,更加灿烂亮堂。周遭冰盆里的雾气环绕,更惹人谛视。

远远地见孟府的牛车来了,陈太初握了握拳,迎了上去。魏氏看着儿子立即挺得更直的背,内心轻叹了口气道了声傻孩子,更是忧愁了。

当然,阿昉他当然是个好孩子。九娘强压下泪意,低下了头。

魏氏号召世人团团坐了,瞥着儿子只守在内里廊下,就忍不住想感喟。那两位女执事上来正式见了礼,就去将那十二幅雕花木窗十足取下来,又将上面的轻纱掩下来。世人见面前开阔,那高台一览无遗,纷繁赞叹瓦子想得殷勤。

七月十五,中元节。

七娘眼尖,笑着走到桌子对着的那十二幅万字雕花木窗前,推开窗,公然窗下十步外,就是那高台。

老夫人再带着她们,把明天四个小娘子亲手理出来的麻谷长条,绑在桌子腿上,奉告先人本年秋收丰富。

世人上了三楼,却站在一条长廊之上,长廊一侧高挂湘妃竹帘,另一侧倒是一排房间。那高台,却不见了。

陈青摇了点头:“现在西夏不承平,你让这些孩子都来汴梁吧,交给二郎和六郎用。六郎如果开府了,眼下的部曲侍卫人数太少。对了,有合适的女孩子也多来几个。”

这一夜汴京十大北里瓦舍,家家客满。州西瓦子请了最驰名的杂剧团“玉郎班”上演杂剧《目连救母》,全场一千多个坐位,早早就卖完了。平常杂剧团,四五人罢了,这家玉郎班却有十二三人下台出演,行头背景,精美罕见。平时不是宰执亲王宗室人家的红白丧事,还请不动他家上场。

魏氏一腔柔情,悄悄拥住丈夫:“二郎倒像你。可六郎如何办呢?”一说到孩子们,魏氏又建议愁来:“我前次去孟家想把草帖子先下了,可实在没想到那小九娘才十一岁。看上去她对太初底子还没阿谁心,我才临时改口请她家几个姐妹一起来福田院帮手。老夫人恐怕气坏了,也对不住表弟妇,都怪我没弄清楚,做事不铛铛。”

台上那人正用吴语唱到《半夜四时歌》的最后两句:“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想到那前面几句唱词,暗淡中陈太初的耳朵都红了,他垂了眼,不敢再看随世人又登上楼梯的九娘。方才不过一眼,就记着了她本日穿一身牙白细纱半臂配十二幅挑银线湘裙,披着鸭蛋青荷斑纹披帛,细腰盈盈一握,和儿时圆滚滚肉乎乎的模样天差地别,固然比本身还矮一个半头,却已是袅娜少女羞光阴无忧愁的小娘子了。

推荐阅读: 超级教练     绝世神帝1     武逆八方     许你春色满园     养尸家族     再入侯门     痴念不休:魅皇的错爱妃     听说影帝退圈去结婚了     我在末世刷好感     婚途欲醉     最强逆袭1     穿越之杀戮永生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