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当中一把温和的声音不急不缓地响起:“娘娘,臣觉得,太后垂帘听政和立太子并无抵触,何不应时停止?臣多年来上书劝谏官家立长。官家节前同臣等说无嫡立长甚佳,本来也定下节后由礼部为鲁王选妃。现在鲁王出了这等不幸之事,那就应当以吴王为长。如果立吴王为太子,娘娘一样能够垂帘听政,教诲吴王定夺政事。岂不分身其美?也不违背官家立长的心愿。”
***
“我们要拥立燕王?”赵昪吃了一惊。
不等蔡佑答复,苏瞻斩钉截铁道:“臣苏瞻奏请太后娘娘垂帘听政,立太子一事,应待陛下身材好转后再由陛下和二府议定。节后如果陛下还未醒转,要先奉告天下太后听政一事,再从长计议。”
陈青看着前面六七位已经远去,拱了拱手:“张大人又有甚么金玉良言要奉告陈某?”
苏瞻笑着点头:“本身煮不好,倒怪猪不好。”
他这话说得刺耳之极,张子厚却不觉得意,笑着说:“太尉曲解了,小女三次入宫,实际是太后成心征召几位慈宁殿女史,和鲁王选妃毫无干系。鲁王的为人,子厚恐怕要比太尉更清楚一些,怎会让爱女去淌阿谁浑水。”
殿后的赵棣和赵栩都有些转不过神来,神采古怪之极。
赵棣听着又有两位副宰相附议蔡佑的说法,更是心花怒放,也顾不得看赵栩了。
前殿传来高太后沙哑降落还带着些哽咽的声音:“众卿平身,实不相瞒,早上你们方才出宫,官家就晕了畴昔,扎了针也没醒转。太医官们说是疑似中毒,那金丹的怀疑最大。眼下正在商讨解毒方剂,都说没有三四日恐怕官家醒不过来。老身这才下了宫禁,先请众卿返来议一议该如何是好。”
一名都知上前,将众皇子引入前殿。
高太后揉了揉太阳穴,感慨道:“起来吧,五郎你是个孝敬的,娘娘晓得。这盛暑天里你另有这份心,你爹爹晓得了也该早日醒来才是。等解了宫禁,你去就是。把稳本身的身子,别累坏了。”她眼中潮湿起来:“如果四郎那不争气的东西有你一半懂事!你爹爹何至于气坏了身子!”
赵棣神采惨白。蔡相在苏瞻前面,竟然这么憋屈,完整身处下风?!
跟着闻声一人说:“臣觉得,国不成一日无君。官家节前已有立储的筹算。固然鲁王出事,但吴王燕王等另有六位皇子在。不如请太后决计,立长还是立贤。早日立下皇太子。由太子监国,可安民气。”
福宁殿大殿上,平常官家御座以后架设着珠帘。高太后在帘后端坐,两位掌宝司仪女史身穿男装圆领窄袖长袍,围护腰,束带,着黑靴,手捧玉玺和凤印金册。八位带御东西肃立一旁。
燕王有陈青这个做枢密副使的母舅,不管如何,大赵也不能答应有这么一个兵权在手能征善战的外戚,不然这江山是姓赵还是姓陈就不好说了。如果拥立吴王,这般先抑后扬,更显得苏瞻慎重,一心为国为公,而不是投机小人。太后必定更加情愿信赖苏瞻阔别蔡佑。如果拥立十五皇子,太后掌权时候更长,蔡党更加没有翻身的机遇。
从后门望出去,日光下的金砖空中直铺往福宁殿的后寝殿。骄阳下的金砖有几块现出七彩的油光。赵栩心想,恐怕是早间当班的人慌了神,这几块金砖上洒水洒多了。俄然有些悔怨,昨夜就该问个清楚,孟九她为何不戴那枝翡翠簪。他第一次试着打磨翡翠,废了好几块上等料才做好的。不晓得她是不喜好乐鹊还是不喜好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