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度统统众生的地藏三经,无甚结果。佛诵切换,是为《饿鬼报应经》,其音靡丽:
诵经之律,平和婉转,清净无秽,极乐之处,成绩如是功德寂静。两天内,荻国的几位元婴真人及百多位金丹修士赶来,此中一名和黄箬蓬曾在竹林伴随冉老,应当凌天道宗的蒙谷夫。此些玄门之士纷繁扣问黄箬蓬,得知启事,或点头作叹,或不声不响,便是传闻脾气如火的蒙谷夫,屁都没打一个。
与佛唱一同回旋左、右青山的,另有寒栗的北域之风,它超出于众山、郊野之上,那才是真正的冷酷、真正的恣无顾忌。
群山夕照当中,佛唱把夜色引来。
莫问情不顾仪容,哈哈大笑,说道:“听雪,你看看,山外没一个真正的男人。”
夜残星谲诡而笑:“闻人兄、宁兄,你俩帮我一把。”
说罢,与风轻夜、寒儿、莫问情、宁听雪以及仍不肯罢休“骂仗”的别远山分开左青山。
第三天,星爷烦了。
闻人君子赞道:“大善!”
闻者吃惊,“以劫入道”的星爷,公然无所不劫!
佛音寂静,澄心静性。一束一束涌入问心路,穿行左、右青山之峭壁,抵青山源,上无骊观。
无骊观前的一干人,怡然得意。间或侧耳聆听,此般景象极少,大多时候说谈笑笑,推杯换盏--------当然,用推碗换碗更妥贴。
法性大师呼道:“儿郎们,诵佛经,不要停,感化他们。”
莫问情用力指了指他,手势拖回,一抹脖子,食指斜向四位佛门大师。
直至“……诸鬼闻已,皆大欢乐”。
无骊观的职位,闻人君子在荻国修真界的寒暄,可想而知。
恰是:青山自有尘扰,酒罢谁与同归。揽得云霞当被褥,我醉欲眠。恰好,总几处牵挂、几声嘈切,煽乱了清梦,离不了人间。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阇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享福分歧。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人缘。一鬼问言。我常苦头痛。不知何罪而至。目连答言。汝本为人时。不能修忍。以杖打众生头。今受花报果在天国。一鬼问言。我常疮痛。何罪而至。答言。汝为人时。无有慈心。燃烧山野。残害众生。今受花报果在天国。一鬼问言。我举身疮烂。不成堪忍。何罪而至。答言。汝为人时。喜燂猪羊。今受花报果在天国。一鬼问言。我食无足。初不得饱。何罪而至。答言。汝为人时。虽饭众生。恒令不敷。今受花报果在天国……”
呜呼!众生为恶,前去天国报应,难怪“诸鬼闻已,皆大欢乐”了。正因“天国报应”一说,唯“佛”方可摆脱,世人奉佛,在所不免。
十八位佛门尊者及五百僧众闻不必呼喊粗暴之话,这念佛诵经,乃最首要的修行,最好不过。当即坐地,五百一十八口嘴,五百一十八舌头,灿若莲花。
“善哉、善哉。”宝默大师凡喧聒佛号,唇齿之间,必闪动清和之光彩,修为明显臻至佛门极高境地,取宝贝毓金羯磨蒲团,大师打坐其上,说道:“诸位施主,降了吧,吾等只寻除恶护法的因果。”
靡靡之音,个把时候,或许心所传染,若持续数日,如同附骨之蛆,那就浑身不安闲了。浑身不安闲,那就成切肤之痛。
“远山小子,你先在山下建个院落,立块‘无骊观下院’的牌子。哈哈,既然我星爷挑起的事端,岂不轰轰烈烈大干的事理?数年以内,吾率五百众,出雾岭,劫遍那些看戏的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