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坐的谁都清楚,甚么汉臣、燕臣的,孙策就是江东的真正天子,在位的天子不过是一个傀儡,一个安排罢了。降于公孙白,对世人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孙策来讲,一旦投降便成为真正的人臣,运气好能够碌碌有为而终,运气不好的话说不定便能够不得善终。
江面下水雾茫茫,他的眼中也充满苍茫之色。
“很好,好好的活着,不要死在刺客手中,不然本侯看不起你。”
鲁肃一袭青衫,手执羽扇,对着孙策哈腰一拜道:“见过主公。”
两人又商讨了一阵,鲁肃才告别而去。
十年前,两个年纪相仿的少年将军,一个是威震北地的汉大将军,一个是名扬江东的平南将军,依依挥手惜别。
孙策眼中光芒大盛,厉喝道:“你莫非想劝我投降么?”
孙策霍地转过身来,双目一凝:“谁六谁四?”
“自昔日淮南一别,今已十年,不知伯符是否安好。今朕治水陆军五十万,良将千员,旌麾南指,欲一统江南,结束战乱,令大江南北之百姓共享乱世,不再受颠沛流浪之苦,不再承性命草芥之悲。将军有经天纬地之才,当识天下局势,知人间大义,岂可为一己之私欲,置江南数百万百姓于不顾……”
张昭的意义很明白,给南汉国为臣,和燕国为臣并没甚么辨别,而你孙策也是一样。孙策在南汉是大将军,在燕国凭着献土之功,不说封王,捞个国公必定不成题目,何必打来杀去的。
那人恰是江东名流张昭,只见他笑道:“昭觉得,四世三公的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人间枭雄也,皆为燕帝所败,北面外族之患数百年,亦被其一举扫平,其他诸如公孙度、马腾、韩遂之辈,皆不堪其一击,现在中原五州的燕帝现在坐拥十一州之地,拥兵五十万,良将如云,其势不成挡;其仁德更是为中原和北地百姓所乐道,千万百姓皆安居乐业,实乃民气所向;燕帝乃天神之子之说已久,其仙术之奇异天下皆知,又其即位之日天现吉祥,燕代汉乃天意,不成违也!现在燕军势大,燕帝又与主私有旧,既来招降,不如从之,既可保江南百万之众免于兵祸,主公亦不失王公之位,有何不成?”
“如果真有那么一日,末将愿战死在大将军部下,虽败犹荣!”
话音刚落,一人嘲笑一声站了起来讲道:“子布为自家长幼计,而误大将军耳。公孙白以燕簒汉,实为逆贼,当大家得而诛之,岂可降之而与其同流合污?黄盖愿随大将军与燕贼决一死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鲁肃朗声道:“主公四,燕帝六。江东水军天下无敌,但燕军三倍于我军,又兼有荆州水军互助,但若仅如此,则在五五之数也。但是……”
“本侯略懂占卜之术,伯符此去须谨防刺客,千万不成孤身一人在外,须知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十年前拜别时的话,全数一语成谶。
鲁肃没有说下去,孙策却已明白了他的意义,神采当即又阴沉了下来,沉默不语。
孙策摆了摆手,没有转头,还是悄悄的望着江水。
身后响起脚步声。
鲁肃神采一肃,又道:“程普、黄盖、韩当、徐盛、周泰和凌统等人技艺英勇,又精通水战,其武略不惧江北燕军,但若召公瑾前来,则胜算将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