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素之方才说的太投入, 一时竟也没重视,现在回过神来,却见谢玉之已经到了,身边还立着一名超脱不凡的少年郎,不由很多瞧了几眼。
此言一出,一屋子人的视野都望了过来,沈妙平不语,内心缓慢的思考着该如何答复才气不透露本身是个冒牌货的究竟。
沈妙平说完,对着天子拱手道:“妙平未曾细心看过乡试榜,但大胆猜一猜,这二百六十二名举人中定有这几位兄台的身影,当然,妙平并不是说这几人没有真才实学,而是在世人才调相称的环境下,他们会更有上风。寒窗苦读十余载并非一句戏言,寒是真寒,苦也是真苦,但古往今来,能一朝鲤鱼跃龙门的又有几人,为何史乘会将出身不显但最后功成名就的人大写特写,就是因为太可贵也太少了,长此以往士子心中便会有积怨,此次的科举舞弊只是一个诱因罢了。”
沈妙平考虑着开口道:“士子中常有谈吐,上品无豪门,下品无世族,此话虽绝对了些,但不无事理,固然科举为求公道,不限年事身份,但不得不说,世族后辈与豪门中人还是还是有差异。”
大晋向来是重文轻武,导致朝中武将良莠不齐,可贵出了一个谢玉之,却也半途短命,皇上内心对他实在非常怜惜,眼神一扫,俄然发明了在谢玉之身边装隐形人的沈妙平,感觉莫名眼熟,不由得皱了皱眉。
作者有话要说:沈妙平(浅笑):我也是上过大学的人呢,五年高考三年摹拟里厮杀出来的。
古文难懂,古意难懂,长长的一段话既无标点断句,也没有牢固的翻译,以是才会演变成各种百般的学说。
谢素之却并不恼,相反,闻言目光中真正带了些赏识之色:“你何必自谦,本届插手科举之人不下万数,能一起过了乡试会试殿试,足以证明你非平淡之辈,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糜……说的好啊,能说出这句话,已远胜旁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