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武帝和汪克凡的目标是分歧的,窜改以武功武的近况,实现文武互不干与,相互共同,是最抱负的成果。
一个只要侯爵的汪克凡就够大师头疼了,如果把这些军阀都封王封公,武将的权势将大幅收缩,文官更加抵当不住。大明建国的时候,文官的日子并不好过。好轻易把武将打压下去,现在又反过来被他们骑在脖子上,当然不能同意。
这个时候,隆武帝再次出招,请辽王、唐王等王公勋贵参与会商此事。
他们发对加封孙可望等人,不过是为了打压武将,王公勋贵插手以后,事情变得庞大了。这些王公勋贵被圈养多年,每天只能混吃等死,很多人都心有不甘,对参政议政非常热忱,有些支撑加封孙可望等人,有些反对加封孙可望等人,但是不管支撑还是反对,这些王公勋贵都非常活泼,有一些官员开端向他们挨近,眼看着又有一股政治权势即将构成。
文官们果断不干。
争辩的范围很快扩大,从孙可望到李定国和刘文秀,再到李过和高一功,汪克凡和金声桓,姜瓖和郑胜利……当隆武帝把底牌一张张翻开后,文官们这才反应过来,本来隆武帝的胃口这么大。要把统统的军阀都封赏一遍,并且力度空前,除了孙可望是一字亲王外。另有三四个异姓郡王,五六个国公。乃至包含本来封伯爵侯爵的,比如郝摇旗之流,多数都要跟着提一级。
剩下的二百万缺口,就要靠楚军本身处理。
仲春初,汪克凡分开桂林之前,桂林城里这场一波三折的庞大风波终究靠近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