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旁的酒楼不高,旗招飞扬。二楼的窗户敞开,仿佛是间雅室。年青的男人端坐于塌上,收回目光,低头饮茶。
“你!”田夫人双手按着桌案欲发作,打仗到崔氏警告的目光,才勉强忍住。
李晔手里转着青瓷茶杯:“你说竞舟之前,木氏有两个舟手因为受伤,换成云南王世子?”
此时有个婢女跑上来,气喘吁吁地禀报:“几位夫人,郎君他们要下江里去划龙舟!”
“那可一定。”男人从袖中拿出一卷帛书,又让凤箫拿入迷策军的令牌,一并交给王毅:“请长史马上入蜀,去见剑南节度使韦伦,说有一桩功让他领。但别太焦急,等山南东道分出胜负再去。记取,别提起我。”
田德成咧嘴笑道:“都是曲解!嘉柔,我们好久不见了。”
白石隐士是帝国的传奇。少时便名扬天下,历经三朝君王,多次挽救国度于危难当中,更加安定那场大乱立下汗马功绩。他奉养过明孝天子,是先帝的教员,拥立当明天子即位,几近能摆布每一朝储君的废立,权逾宰相。
“混闹,他那里会竞舟!”田夫人直接奔到了雕栏边俯瞰,公然一眼瞥见自家儿子穿上了红色的半臂,已经在龙舟堆积的江渚上。她脑海里嗡嗡作响,模糊记得他说木景清要插手竞舟,想经验一下。
王毅心想男人哪有不喝酒的,不过也不敢多嘴。这位只是看着暖和,实际上手腕可短长着呢。
凤箫点了点头:“世子有股豪侠气,大抵是想争第一,压一压别的几个氏族。”
王府新进了姨娘的事,大师都略有耳闻。清河崔氏当年嫁到南诏的时候,是多么的风景。这么多年,别的氏族族领都是隔三差五地弄个女人气正室,独独云南王养了妾还只敢拘在别宅。现在这个妾堂而皇之地入了府,原觉得多年独大的崔氏必定不容,没想到还其乐融融地带出来看竞舟。
凤箫边听边点头:“是,我这就去办。”临走之时,他把弓箭留下,“固然晓得郎君不会有伤害,还是留这个给您防身。”
“痛痛痛!你轻点啊!”木景清惨叫,“大庭广众,我堂堂世子很丢脸的啊!”
“是。”凤箫又劝道,“我已经叮咛厨房熬上汤药。这一个多月舟车劳累,请您早些安息。您别再为琐事费心,伤了身子。不然我没法向夫人交代。”
“无妨。”男人淡淡地说,“他若瞥见不该看的东西,便不会活活着上了。”
“是田德成先找上我的!阿姐,你这么凶,今后那位李家姐夫嫌弃你如何办!”
刀夫人和高夫人低头暗笑,谁不晓得田族领风骚,家里有七八房小妾,气得田夫人够呛。她常日里放肆放肆,不把人放眼里,没想到也有吃瘪的一日。
柳氏感激地看向嘉柔,嘉柔却没看她。她并不是要帮柳氏,只不过对外来讲,柳氏是云南王府的人,她不想别人爬到王府头上罢了。
“北国的竞舟想必与长安的不太一样,去看看也好。”李晔笑道。
李晔之父李绛,官拜中书侍郎,是中书省的高官,亦称宰相。
“既然如此,还请你把人带走。”嘉柔说道。
这会儿又莫名地问他山南东道兵变的事情。
“如何,郎君想去看吗?”凤箫记得郎君之前不如何爱凑热烈的。不过入了城开端,就一向听百姓说端五竞舟乃是阳苴咩城的嘉会。到时候城中的达官权贵,应当都会列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