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满声赞叹,台下听众也一个个热忱高涨,小小的茶坊一片沸腾。
“四至公子啊,顾名思义,就是长安城里头最着名的四位公子爷,镇国公世子肖景昀,魏王府的魏王世子,小靖安侯爷,另有一名就是王世安王大才子。”小六扳动手指,清清楚楚地为静姝二人提高着长安城的权贵知识,“这四位啊,要貌有貌,要才有才,是咱长安城最超卓的公子哥儿了。”
一场“动乱”就如许轻描淡写的被“弹压”下去了。
三人一坐定,肩搭红色毛巾,手提长嘴铜壶茶社小二热忱地迎了上来:“三位客长,可要喝些茶水生果?”
台下世人群情纷繁,七嘴八舌地说道。
要说静姝和清月两有甚么共同爱好,这听书就是此中之一,一见到平话人,两人顿时起了兴趣,撇下正说得鼓起的小六,眼睛直勾勾地望着台上,听得津津有味。
“诸位想必也晓得镇守边防的定西侯爷吧,那位侯府世子本年早些时候回京了。”
三人边吃边走,不知不觉中,个个都吃得一个肚儿圆,特别是最馋嘴的清月,就如刚出樊笼的小鸟吃得那是一个痛快,趁静姝没重视,吃得已经是走不动了,小小的身子,腆着大大的肚子,摆动手臂,一步一挪,远看就像一只大笨熊。
现在,台上已扔了无数的铜板,老先生也卖够了关子,髯毛一捋,娓娓道来。
自家蜜斯这么一说,清月高高举起的拳头悄悄地放下了,丢给小六儿一个白眼,兴趣就转到了台上的老先生身上了。
“这本领可不是等闲练成的,得有个三五年的工夫,他们行话叫‘凤凰三点头’,可谓一绝。”小六儿老成地摸了摸肥厚的下巴。
“沈世子是何方人物,十岁就提枪上了疆场,骑着白马,猎猎红衣,丰雄骏伟,杀敌无数,颇大将军真传。”
普通茶坊都有平话的先生,有兴趣的一干人围他而坐,津津有味的听些传奇故事或有头有脸人物的演义话本。也有略高雅些的,请沿茶肆酒坊间不竭走动的艺人过来唱曲,普通为老者操琴,女儿孙女之辈唱曲,也有老者自拉自唱,曲子不一而足,多为处所小调,唱罢若不想再听,只需摆摆手,摸出多少小钱递过,艺人便伸谢而去。
“那当然了,长安城是甚么处所啊,那但是我们大华最繁华的都会了,天然样样都是好的。”一旁的小六高傲的抬起脖子,满脸高傲,“别说这茶叶了,就刚才茶小二这冲茶的本领,朔阳城可就一个能做到。”
“好了,清月,不要闹了,平话先生不是已经在说了吗?。你再闹,可就错过了。”
“蜜斯,蜜斯,我们找个地先歇歇吧。”走不动道的清月腆着无辜的笑容望向静姝。
只要小六儿不美意义的笑了笑,滴溜溜的两只眼睛转个不断,那神情贼得很,摆明就是心虚。
只要静姝三人默不出声,特别是清月这个小丫头,小嘴巴都伸开了。
今儿个平话先生说的不是甚么传奇演义,而是长安城坊间哄传的世家传闻。
“就是就是,风头正劲地除了肖世子,舍他其谁。”
静姝应了声,从兜中取出了二钱银子,堂倌回声退下,很快一小碟瓜子、红枣、茶水摆上了桌面。
“除了镇国公的世子,还能有谁?”
静姝笑着点点头,固然平话先生说的有些托大,可沈御却实实在在要比都城里头的热中空谈阔论的绣花枕头们要好很多,堪可为翩翩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