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本来是临时没用的东西,先存起来就好了。
庄清宁忍不住扬了扬唇角。
一旁的叫卖声,混着那幽幽的包子香味,往耳朵里钻,往鼻孔里钻。
竹篓中的豆腐一块一块的卖了出去,很快见了底儿,唯有剩下的那最后一块了。
“这如何使得?”柳氏和葛和通一愣以后,皆是摆手不要。
到是这麻婆豆腐配方,这但是个好东西呢……
而来尝的人,十之八九都能买上一些来,或一文钱的小块,或两文钱的大块,也有几个不买的,明显只是贪小便宜想白吃两块豆腐,另有那明显是感觉好吃却又不舍得费钱的。
庄清宁干脆也不卖了,清算了竹篓和笼布,筹办收摊儿。
庄清宁话都说到这份上,如果不收,那便是要跟她冷淡了。
柳氏和葛和通便也就将那豆腐收了下来,但也各自给了些回礼。
庄清宁解释道。
这买卖向来都是如此,越是无人问津,便越是冷僻,越是有人买,也就越有人买。
作者设定的是一个繁华承平乱世期间,且为便利计算,就遵循约莫1文=当代3元钱来设定物价的,以是大师不要计算物价是否公道,各朝各代物价真的相差超等超等大……
“嗯,是这么回事,看着赔了点,实在赚的更多。”庄清穗非常当真的点了点头。
庄清宁忍不住摸了摸下巴,如有所思。
干脆都是在镇上摆摊卖东西的,今后也饶不得见面,这来交常常的事儿也多了,不差这一点半点的。
这般温和的浅笑,让人瞧着舒畅,这买过豆腐的,没买豆腐的,对庄清宁这印象和好感顿时又增加了几分。
“给,您拿好了,这豆腐如果吃的好了,今后再来,我们姐妹俩今后经常在这儿卖豆腐。”
有关粮价:各朝各代分歧,以唐朝为例,李世民期间,因为年份分歧,米的代价为2-15个铜钱一斗,一斗米为12.5斤,当时粮食代价非常便宜,但在宋朝战乱期间,一石米是59.2斤,却要一千个铜钱,粮食代价要高很多。
庄清宁在脑海中,直接点了确认翻开。
---
“包子,肉包子,热腾腾的肉包子,馅足汁多,保准好吃……”
碎片,这是甚么东西?
而剩下的那块豆腐,则是用那豆腐刀从中间,均匀成了三份。一份留着本身做菜来,别的的,一块给了中间卖驴打滚的那位柳大娘,一块则是给了中间的阿谁卖豌豆黄的葛和通。
“姐姐,真没想到咱这豆腐卖的这么好。”路上,庄清穗镇静的蹦蹦跳跳:“还是姐姐想的这个试吃的体例好,开初我还想着,让人免费吃,豆腐都让人吃光了,我们岂不是赔死了么?”
只是这随机福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