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置益州。王莽改益州为庸部,蜀郡为导江,治临邛。新朝地皇五年(24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立室”。又改益州为司隶,蜀郡为成都尹。东汉时仍为蜀郡。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从原广汉郡雒县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西汉期间,成都的织锦业已非常发财,设有“锦官”,故有“锦官城”即“锦城”之称;秦汉成都的贸易发财,秦时成都即已成为天下多数会,西汉时成都人丁达到7.6万户,近40万人。
的功劳。1911年11月27日,立宪党人蒲殿俊在成都宣布四川离开清朝,建立大汉军当局并担负都督。1912年3月12日,成都之大汉军当局改成四川军当局,军当局驻成都,尹昌衡任都督。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北洋当局通令在成都设置西川道,领成都、华阳等31县;后废道复省,成都仍为四川省会。[13]
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接收前人的治水经历,带领本地群众,主持修建了相沿至今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并造石人作测量都江堰水则,是中国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处所官办书院“文翁石室”。
天府广场
据史乘记录,约莫在公元
杜甫草堂
晋武帝改蜀郡为成都国,不久规复称呼。公元304年,李雄在成都建国“大成”,史称“成汉”。公元347年,成汉被东晋桓温所灭,历5主,共43年。
1989年2月,经□□批准,成都会的经济和社会生长打算在国度打算中实施单列,享有省一级经济办理权限,成为天下14个打算单列市之一。
明蜀王陵
唐朝复为益州,武德初年(618年),置总管府。武德三年(620年),改成西南道行台。武德九年(626年),又改成都督府。龙朔二年(662年),升多数督府。天宝初年(742年),复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幸蜀驻跸,升成都府,作为南京,改成都守为尹。时又分剑南为东西两川,成都为西川节度使的治地。上元初年(760年),罢京,而成都府仍然稳定。
1082年前后,北宋名医唐慎微撰写了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典《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北宋仁宗时,在益州(即成都)设官办交子停业,由官府公开印刷,发行“交子”。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蒙元军攻占成都。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设成都路,为四川行省首府驻地。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明玉珍建立大夏国,改曰成都刺史府。
汉朝成都是天下漆器工艺的中间和中国茶文明的出世地。
1949年12月27日,中国群众束缚军进驻成都,成都成为川西行署区的驻地。1952年9月1日,中华群众共和国中心群众当局撤消各行署、规复四川省建制后,在成都建立四川省群众当局。
明军攻灭明玉珍所建的大夏国政权,在成都设四川承宣布政司,此中成都为首府。明□□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王府设在成都,古人称其为“皇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率军攻入成都,自主为帝,国号大西,称成都为西京。清军入川,四川汉人死力抵当,战乱多年,人丁大减。满清康熙年间,满清朝廷实施“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成都逐步规复生机,并繁华至今。清沿明制,设四川布政使司于成都。天子另简派四川总督、成都将军驻成都。清同治二年(1863年),承平天国将领翼王石达开率兵入川,攻成都失利,清军诱俘之,在成都城外科甲巷将其凌迟正法。[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