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买卖未成,统统都白搭,为了不让这个摊主产生思疑,他顺手将笔洗放下,又从摊子上拿起一个砚台看了看,而后,他看了看一支玉杆的羊毫。
罗建心中迷惑,走上前,将笔筒动手掂了掂,发明笔筒很轻,身壁摸起来也很光滑,然后将笔筒翻过来,看到底部有一个方印――梁九公制。
目睹他另有想说下去的欲望,罗建赶紧挥了挥手:“你就说这四样多少钱吧?”
眼看着罗建数出十八张百元大钞,货摊老板内心美极了,心说四百块的东西卖出一千八的高价,如果每天的买卖都像明天如许,我就发了……
他指着阿谁笔筒与笔洗说:“这俩玩意儿的上面一圈是紫檀不错,但不是统统的檀木都叫小叶紫檀,小叶紫檀也没有这么粗的料。这就是浅显的檀木,不值钱。别的,”
“晕,你这价砍的也太狠了吧,往死里砍啊!”
他又指了指那支羊毫,哭笑不得的说:“这笔杆是玉的不错,但也不是甚么和田玉,而是次等青玉做的,马路上那些卖吊坠的,十块钱一个,都是用这类玉料做的。另有阿谁砚台,你看看这瓷光多硬啊,都能照人了,很较着的仿古作品,连高仿都算不上。就这么几个破东西,你要我五万?我和你说……”
货摊老板一拍大腿,拿起罗建面前的阿谁笔筒,指着上面的顶口一圈,眉飞色舞的说道:“看到没有,这是紫檀的,不信你闻闻,另有香味呢,绝对好东西,老物件!”
“我不买了。”罗建回身就走。
目睹罗建走了返来,货摊老板苦笑:“小兄弟,你可真能砍价,如果主顾都像你如许,我们这些人还如何做买卖啊……”
“莫非这个笔筒是梁九公造的?”
“这是匏器?”
“你来这里挑就对了,文房都是跟本身过一辈子的东西,哪能随便买?你就说那些书画家,哪个不是具有本身专属的文房?我和你说,挑文房就跟挑老婆一样,入了眼才气成。”
提起梁九公这小我或许没有人熟谙,但当年《康熙微服私巡》这部电视剧火遍天下的时候,统统人都对大寺人李全德这小我物很熟谙,实在电视剧中的李全德这小我物底子不存在,而是按照梁九公诬捏出来的,梁九公就是当时康熙皇朝后宫的寺人总管。
罗建没好气的伸出一根手指头,“行就这个数。”
“哎哎哎,别走啊,你到是也出个价啊。”那老板赶紧喊。
“公然是老物件!这个笔筒恐怕真的是皇宫中的文房!”
“别、别、行!行!一千八就一千八!”
话虽这么说,但他仍缓慢的将四样东西用盒子装了起来,然后递给了罗建。
“一万?”货摊老板眨了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