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二九韶华出嫁,嫁的是宋仁宗子宋宽,不过在小宋氏去世、温羡被除籍后的第三年,因宋宽从内里领返来一个外室和两岁大的儿子宋戈,长公主一怒之下命人将宋宽打了个半残后扔下一纸休书后就搬到了城西长公主府独居。这么些年来,长公主府与宋家老死不相来往,但长公主念着与小宋氏的交谊,一向以姨母的身份照拂温羡。
苏云淮被问得有些不美意义,可他听大哥二哥说过,讨媳妇不能脸皮薄,这会儿只能厚着脸皮与苏老夫人说了一回。
世人或唏嘘,或赞叹,又或羡慕,多不过在茶前饭后做了谈资。
温羡恭谦地将礼单呈给颜桁,颜桁接畴昔淡扫一眼,竟是有六十四抬。
“……”奇特的评判标准。
苏老夫人对上苏云淮等候的目光,稍稍沉吟,到底松口:“去请了你娘过来吧。”
长公主抿了一口茶,才笑着缓缓开口,道:“时慕这孩子我是看着长大的,是个认准了一件事就不会等闲变动的牛脾气。这一回他主动去陛上面前求了御旨,又眼巴巴地来寻我说亲,说甚么就认定了你家的女人,非卿不娶,还说圣旨赐婚虽隆恩光荣,可到底不敷以表示他的情意,要按着浅显人家说亲的流程再走一遍,断不能委曲了颜家女人呢。”
“娘~”苏云淮见苏夫人神采淡淡,内心有些没底了。
看着阔步而来的苏云淮,何嬷嬷抿嘴笑了一下,哎呦道:“三少爷这可就是在冤枉嬷嬷了。”说着又忙着去安排人筹办茶水滴心。
几人酬酢了一回,长公主才给温羡表示,后者悄悄地击了一下掌,内里立时就有人将聘礼一一抬了出去,大大小小的箱笼未几时就摆满了全部厅堂。
本来云惠帝亲身下旨赐婚, 这婚事便是已经落了定,现在温羡又特地请了长公主为媒,行事细心, 到处顾虑全面, 对武安侯之女的正视也尽显无疑。畴前那些说一文一武联婚不过是今上一盘制衡棋的人,都悄悄地闭上了口。
长公主的话头才起,颜桁便当即接了话茬,道:“婚期还是按着当初说定的,等小女及笄后再议。”
这个孙子读书读魔怔了。
承认了温羡这个半子是一回事,把女儿嫁出门又是另一回事,对于大婚的日子,颜桁并不筹算让步。
出了武安侯府,长公主没有再进温府,而是在轿辇前将婚书与颜姝的庚帖慎重地交到了温羡的手中。她看着端倪明朗,长身玉立的温羡,不由感慨道:“当年柳娘走的时候你还是那么小的一个孩子,一晃眼现在都要结婚了,柳娘泉下有知,也能放心了。”柳娘便是温羡之母小宋氏的闺名了。
苏夫人看了一眼杵在苏老夫人身后、俊面微红的儿子,才扯了唇角,对老夫人道:“云淮的婚事的确该相看了,只是儿媳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何嬷嬷又在祖母面前说我甚么好话呢?”何嬷嬷的话音将落未落,外间就传来了苏云淮的声音,紧接着棉布帘子就教人翻开了。
且说仲春初十这日一早,天赋蒙蒙亮,温羡就改换好了衣裳,亲身去城西长公主府接了长公主黎氏到丞相府, 请她一一过目了提亲的礼品,确认无误后才择了良辰前去武安侯府。
颜桁昂首看向温羡,眼神有些庞大起来。
丞相温羡亲身请了长公主出面往武安侯府提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