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面一套背后里一套,她莫非不会感觉累吗?
现在想来,只怕当时余建国的颓废都是装的,老婆过世,他总不能表示得非常欢畅的模样,究竟上,余建国对徐招娣底子就没有甚么豪情。
余喜龄淡淡地看了她一眼,掏钱出来付了,上辈子她用了半辈子叶暖暖用不要的东西,这辈子喜安才不会重蹈她的复辙。
“喜龄啊,你都好久没去姨家里了,暖暖老念着你呢,你偶然候来家里玩。”叶听芳拢了拢耳边的头发,悄悄拉起余喜龄的手,一副非常心疼的模样,“孩子,这段时候你刻苦了吧。”
没了余建国在场,余奶奶对叶听芳的防备较着淡了很多,也不介怀和她闲话家常。
“喜龄这是给喜安买雨鞋?”要结帐的时候,余喜龄挑了双大红色的细雨鞋放在柜台上。
余喜龄,“……?”
叶听芳皱了皱眉头,责怪地把鞋子拿下柜台,腔调软软的仿佛总在撒娇,“恰好家里有双暖暖用旧的雨鞋,还好好的,就是小了点儿,我让暖暖给你找出来,听姨的别浪费钱。”
高低两辈子,就数现在活得最有干劲,叶听芳到底是从哪儿看出她刻苦的?
“你到底想说甚么?”叶听芳耐烦实足,余喜龄倒是没有甚么耐烦起来,真让她上学跳出农门,那上辈子为甚么送她去学做豆腐?
余奶奶笑呵呵地打了两句圆场,却没有禁止余喜龄的行动。
不过一个是仇人遗孀,一个方才丧妻半年,闲话到处都是,加上余建国事情的干系,他们结婚后没多久,一家人就都搬去了县城糊口,毕竟那边熟谙的人未几。
送豆腐进了食堂,固然走的是别人的门路,但为的还是余建国,都光亮正大地同亲政,府做起了买卖,余建国就不必担忧影响不好了,余爷爷还拉着余建国去感激了带领,顺势也破了余建国不孝的流言。
余奶奶在柜台上称油盐,余喜龄蹲在合作社门口放商品的门板给余喜安选细雨鞋,余喜安喜好去马路上踩水洼,常常弄得一身湿不说,还轻易感冒。
叶听芳微卷的齐肩长发细心地梳在脑后,额头两撇流海微卷着垂在两边,看上去有种说不出的洋气,身上穿戴洁净整齐的蓝棉衣,脚下踩着一双矮跟的小皮鞋,和顺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看着便让人感觉如沐东风。
对他的态度并不在乎。
“建国!”余奶奶喊了一声,余建国回过甚来,脸上的神采飞速变更,大步上前来搀住余奶奶,扣问她来镇上做甚么。
余喜龄晓得这过后,叹了口气,没有多说甚么。
论边幅,叶听芳长相只是平平,反倒是徐招娣长得非常标致,浓眉大脸小脸盘,只是长年累月的劳作,徐招娣早被糊口磨成了满脸沧桑的大妈,和蔼质出众,温婉风雅的叶听芳站在一起,像是要老了十来岁。
叶听芳的笑容僵住,余建国跟她说的时候,她还觉得是他夸大,余喜龄她还不晓得么,固然脑生反骨,但性子像极了徐招娣,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诚恳又听话。
一起陪着她们祖孙三个去了药铺,又去粮站买了十来斤黄豆后,叶听芳才长着空跟余喜龄伶仃说上几句话。
她们父女现在的干系很严峻,余建国盘算主张不管余喜龄,余喜龄也早过了缺爱的春秋,对他这个父亲特别没有任何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