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顾旭芬也不觉得意,变卖了蒲州本地仅剩的产业,只带着这个十二岁的侄子,和一点点川资,就来到帝都了。到了这边,顾旭芬只靠替人浆洗为生,换来的微薄支出,既要付出姑侄两人的房租,又要供应平常的花用,还愣是能存下一笔钱供顾子恒读书。一个弱女子,在人生地不熟的天子脚下,能做到如许,实在是让人寂然起敬。
陆城天然没有说,这件事内里是有他的鞭策的,但是他早早地就请好几位饱读诗书的老先生试了试顾子恒,都说这孩子不出五年,定然是能够高中进士的。如许年青得力的人,又因为出身豪门不轻易惹来旁人的闲话,现在不早早皋牢起来,更待何时?
蒲州本地也有乡绅提出要给顾旭芬一大笔聘金,迎她做二房,恰好兄嫂的独子顾子恒恰是在读书的年纪,且在课业上很有天禀,顾旭芬最大的要求,就是她能够不要太多的聘金,但是必必要侄子顾子恒能够跟从着她一起糊口。如许一个半大小子,放在谁家都是碍主母的眼的,她这前提一开出来,非论是想纳她为二房的,还是真正故意娶她的,也都望而却步了。
这姨娘竟然另有个侄子?
一问之下,脸上不由得也跟着一起笑。本来,这位顾姨娘果然不负众望,嫁给白问亭不过一个多月的时候,就被诊出来怀了身孕了,喜得梁国公府老太太跟甚么似的,从速四周写信给亲眷人家报喜,仿佛明日顾姨娘就能给她添一个白白胖胖的大孙子似的。
只这一样,就是说动了顾旭芬的心机。先前她不肯嫁,一方面是在为亡兄亡嫂守孝,别的一方面,就是想着本身一旦嫁了,顾子恒就再也没有人照顾。现在顾子恒能够入官学,吃住都能够在那边,天然是一桩不能再好的事情了。而她已经生生蹉跎到了二十岁,不成能真的一辈子不嫁人,就是嫁给平门小户做正妻,糊口得也不见得会很好,不如就酬谢了梁国公府的这份恩典。摆布白二爷的结嫡老婆这辈子是不成能再回到国公府来了,而杜氏所出的两个女儿,一个已经出嫁,一个即将出嫁。比及白悠真的出了门,白氏二房的院子,她倒是能做得了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