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喇氏笑着谢过福晋,拉了女儿到本身院里。
初瑜拿了块桂花糕渐渐吃了,对紫晶非常感激。
纳喇氏长出了口气:“若当真如此,那我便放心了。阿弥陀佛,倒真是良缘!”
这收的多、给出的少。一番拜见以后,小两口也有两千来两银子进账,倒是笔小财。
婚后第三日,是新妇回门的日子。依端方“回门不见婆家瓦”,娘家早早就要派人出来,必须在拂晓之前将新姑奶奶接出婆家门。
*
初瑜公然忍不住笑了,佯嗔道:“还能有谁?弘倬、弘昕才多大点儿。如何能让他们出来?必是弘曙的。”
这会儿初瑜却没了小女儿之态,言行之间很有长姐风采。
*
纳喇氏自是不舍的,眼巴巴瞧着马车去了,嫡福晋回身回院,她也不好多留,又瞧了一眼女儿的马车,这才回身跟着嫡福晋出来了。
纳喇氏到房里就拉着女儿上高低下看了一番,如何看也看不敷似的。
曹颙怕她感慨,便逗着她说别的话:“今儿不晓得你地哪个兄弟来请我吃回门酒。”
初瑜一怔,下认识道:“没,没想……”说着细心瞧了曹颙神采,见他没有活力的模样,才微微点了下头,喃喃道:“……有些想额娘了。”
梳洗结束,喜云和喜彩抬上来吃食,她们两个都是初瑜的陪嫁侍女。初瑜只喝了一碗**,吃了两块饽饽,就撂了筷子。
淳郡王见曹颙神采慎重,点了点头,然后不提宦海,谈起了些个轻松的话题。
到了淳郡王府里,曹颙与初瑜依足端方。拜了家堂里的神、佛、祠堂里的宗亲三代牌位,然后到了正堂给淳郡王佳耦行三叩首的拜岳父岳母礼。
初瑜自小受嫡母教养,这些话也都是极明白的,当下点头应了。
曹颙回道:“差事熟谙得差未几了。同僚都是非常关照。施侍郎虽峻厉了些。倒是事事清楚的。”
曹颙见了,只她心机,温言安抚道:“只这一个月,章程多些,等过了这个月,你想归去随时都能归去。到时候想你额娘了归去看她就是。先忍这一个月,嗯?”
初瑜笑道:“未曾报喜不报忧,他……他待我真的极好。额娘就放心吧!”
而后遵循端方是女家设席宽待新姑爷姑奶奶,但因曹颙与初瑜还要到宫里给康熙和太后存候,是以这宴席就推后了。淳郡王叫他们先进宫存候,然后再回王府饮宴。
初瑜给嫡福晋行了礼,被嫡福晋送到二门。
直到有丫环来报说是时候郡主额驸回府了,纳喇氏才放开女儿,忙不迭叫丫环端水给女儿洗了脸,又叫补了胭脂,清算安妥了,才拉着她到嫡福晋这边。
初瑜被福晋叫进了内院叙话。曹颙则被请进了淳郡王的书房。
曹颙有些心疼:“待会儿就见着了。我们晚点儿返来,你多和你额娘说会儿话。”
淳郡王生母成嫔也在太后这边,她是个极温馨地人,只受了两口儿的拜,说了几句要好好相处早日开枝散叶之类,赏了东西就罢了。倒是太后见了曹颙与初瑜一对儿璧人极是欢乐,问长问短好一阵子,本来叩首以后已是赏过喜封的,走时却又赏了几件安排并金饰。
初瑜红了眼圈。重重点了点头。
初瑜内心也是舍不得的,几次想掀了帘子转头去瞧瞧。但碍着曹颙在,怕本身恋家他不欢畅,便强忍着,一双小手紧攥着衣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