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衣三旗的主子们更是戴德戴德,纷繁对康熙断念塌地地尽忠,奉侍主子不遗余力,外放为官者更是力图上游,以求能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让本身和家属今后摆脱生为包衣,永久为奴的运气。
等进了东暖阁就见鄂尔多和艾文徽正立在房中,一见康熙两人立即甩着马蹄袖施礼问安。康熙迈步走到书案后坐下,趁便一挥手让他们起家,沉声道:“两位卿家求见朕有何要事?”普通来讲除非早朝奏事或者是天子宣召,不然就只要阁臣或少数人有资格直接求见康熙,鄂尔多和艾文徽固然位居刑部侍郎,但仍然不具有这等资格,只是他们被康熙委以重担,以是在这段期间给了他们中转天听的特权,一旦完成此次任务,他们的特权也就天然消逝了。
同年蒲月,大清各省各道对“反清复明”的“六合会”实施了一次大剿灭,或抓或杀之人不计其数,从中牵涉而出的官员更是多如牛毛,,短短一年的时候大清高低一片腥风血雨,天下八总督十六巡抚有半数以上遭到连累,或调任或降职,乃至直接落马者皆有,其下问罪的官员更是不计其数,全部大清朝局几迩来个一次大换血。
康熙十三年,有杨起隆者自称为明朝“朱三太子”,与黄吉、陈益等三十余八旗家奴暗害反清复明,构造“复兴官兵”,并改年号为“广德”。只是好景不长,就在众贼首在都城鼓楼密议掀起更大动乱之时,遭明珠、盖山等率兵弹压,而后都城全城宵禁,数日之间伪齐肩王焦三,护驾批示朱尚贤,阁老张大等数百人被活捉随即磔死。
六月里,康熙帝又以太皇太后尊体不缪,宜加恩情于下为由,对包衣三旗和后宫主子大加恩赦,包衣三旗当中有功于社稷者抬旗而出,摆脱包衣身份成为浅显旗人,同时不但将后宫超越年事的宫女放出宫去,更是皇恩浩大地将无家可归以内监宫人安设于各处皇庄当中养老,博得天下高低一片歌颂之声,大家无不奖饰皇上孝打动天,乃是仁德圣明之君。
至此,康熙十二年底开端的三藩兵变终告安定,这场战役用时五年,其间破钞的财帛兵力不计其数,两边战死之军兵将士更是足以堵塞沿途河道,只是此战意义之严峻不言而喻,大清入关以来就离开中心掌控的南边各省终究收归朝廷,康熙不但拔去了三藩这个亲信之患,更是完成了同一天下的丰功伟绩,至此康熙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无人能及的境地,再无人敢因其年纪尚轻而掠其锋芒。
小李子心中暗自咂舌,这位贵主子公然如传言普通,对听话诚恳的嫔御是个极其风雅的主,动不动就给犒赏、提位份,现在金口这么一开,张氏算是有福了,要晓得这宫里诞育子嗣的犒赏本就丰富,加厚三层那分量可很多,何况方才轻飘飘的一句提位份足以让其他女人妒忌到红了眼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