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音看了看太子,他仍然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天子都把话说得如许较着了,太子竟然还愣在原地,不知主动请缨去办了这差事。天子给不给他这差事是一回事儿,但当着他的面说这话就是给他一个表示的机遇,脑筋不可,起码还能有颗情愿为民捐躯的心。可惜,他连这个机遇也错过了。不知是真不懂,还是怕背负上骂名。
楼音笑盈盈地走到天子身边,说道:“要儿臣说呀,不但不能斩杀这些哄抬米价的人,我们还要让传令下去,将潞州米价定到3000文一石呢。”
反而朝廷命令将米价再翻倍涨了去,除江南以外的米商见有暴利可图,便会纷繁将屯粮运去潞州出售。固然3000文一石米实在贵了些,但潞州向来富庶,保持过灾年或许会破钞掉老百姓多年来的积储,不过起码不会饿死街头,实在贫苦的百姓,朝廷再出钱布施也就罢了。
朱庆元觉得有戏了,又躬身身子靠近了妙冠真人些许,“女人说她住在乾坤大道第四家。”
“儿臣给父皇存候。”楼音笑着施礼,又对太子说道,“给哥哥存候。”
如此一来,一旦度过了灾年,潞州百姓重新再来,仍然是江南的粮米之乡,还怕百姓富庶不起来?
“父皇,不若将此事全权交给儿臣去办,凡是发明有哄抬米价的,全数一概斩首,如此,不出半月,潞州绝无哄抬米代价之人!”
太子听了今后,神采由红变黑又变紫,都雅极了。楼音背对着天子,眼里的笑意一点不粉饰的暴露来,看得太子眼底泛出猩红。
听楼音这轻松的语气,太子冷哼着笑了出来,“不就是?你可知本来米价才500文一石!”
楼音笑了,说道:“你爹都看得下去,我有甚么看不下去的,户部尚书是你爹又不是我。”
楼音还没说话,天子就开口了,“吼甚么吼?你这副气急废弛的模样,那里有点太子的气度!”
楼音只听到这么一句,便晓得太子在说何事了。这个春季,江南潞州恰逢雨灾,本该歉收的季候几近颗粒无收,偏生前段时候,平州地动,朝廷花了大力量赈灾,现在国库再有力支撑潞州哀鸿的温饱了。凡是有灾情,就有发国难财的人,江南一带本就无多余的米粮可售,独一的那些米商一下子将米价哄抬了上去,百姓叫苦连天。
她楼音背负的骂名还少吗?自从她干政那一天起,就没想过本身要落得一个好名声。
天子起家,将那枚黄金太极八卦图塞到楼音手里,说道:“此事,你便去办吧,叫姑父好生指导帮衬你。”
朱庆元父子在朝廷织造采办中混了个差事这事儿,楼音还是从刘勤嘴里传闻的。刘勤的父亲,长公主的驸马,已经执掌户部多年,刘勤对此事很不屑,斜着眼睛瞅那金华殿,说道:“我还道是甚么贤人呢,不过也是个比俗人出家的人,净想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姐姐,你也看得下去?”
“儿臣……”太子被骂得满脸通红,恨恨地看着楼音。
看太子仍然一幅不屑的模样,楼音不免感喟,继而与他解释。
“算了。”天子想到了甚么,又收回了旨意,“若要你去办此差事,百姓愚笨,不懂你的良苦用心,必然会让你背上骂名,此时还是交给你姑父去办吧。”
朱庆元内心却想,大伯祖公然是皇上面前的大红人,连宫里的朱紫都不放在眼里,因而内心怀揣着欣喜,连连道了几声感激才屁颠屁颠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