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政治博弈,胜,主宰庙堂,把持朝政,政由己出;败,身首异处,宗族灭口,暗淡退场``````
钱象祖心中鄙夷了一句:“废话。”然后目不转睛的看了看史弥远,略微一深思,就想了个别例。
不死不休,读书人出身的钱象祖,如此对待韩侂胄。
共同的仇敌将钱象祖和杨次山又拉回到了‘刺韩’的大业之上,接着之前的话题,二人纷繁就派刺客行刺韩陀胄的利弊阐发了一番,最后,三人得出了一个共同结论,那就是出动死士行刺韩侂胄,难保胜利,更有被韩氏反攻的伤害。
钱象祖的话,立即吸引到了史弥远、杨次山的目光,只听钱象祖一边缕着髯毛,一边缓缓说道:“凡我臣子,进入大内之时,必必要放下兵器,韩陀胄当然得圣上恩宠,但是也不例外。我看,何不假传天子召见,让韩侂胄单身进入皇宫,然后在皇宫以内,行‘刺韩’之举,届时,韩贼必死,韩贼一死,我等就面见陛下,陈明韩贼之图谋不轨之野心,想来面对已经死去的韩陀胄,陛下也不会见怪你我,然后,我们能够用韩陀胄的人头,敏捷与金人签订合约,然后罢兵息战,呵,只等当时,朝堂之上,另有何人敢不听我等调遣?”
挡在这条好处链上的人,必须的死。
于钱象祖而言,韩侂胄当初逼的理学之集大成者朱熹身败名裂,黯然退出朝堂,而后更是肆无顾忌的打压理学派官员,迫使理学人才残落,朝堂之上,出将入相者更是微乎其微,对于如许的权相,钱象祖为了本身,也是为了理学后辈,为了暗澹而死的朱熹,为了光复理学的名声,也必须将其撤除。
杨次山者,杨皇后胞弟也,也是当今圣上的小舅子。看似杨次山乃至杨皇后和韩侂胄并无多少干系,但是熟知宫廷秘闻的人都清楚,当初天子的第一任皇后,韩陀胄的侄孙女——韩皇后归天以后,在立后宫谁报酬后之事上,韩侂胄以杨皇后心计颇多为由,建议天子立心肠朴素,民女出身的曹贵妃为后,要不是杨皇后使经心机,恐怕今时本日,统领后宫的就会是别的一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