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许的气候,怕是要多等两天赋气进山了。”丑姑看到了与宁二商定的日子,他都没有来,又等了两天,他还是没有来。丑姑还觉得宁二是怕下过大雨后,进山的路不好走,才没有来,却没想到他抱病了。
宁二喝了姜汤,又被老爷子在怀里揣了个热汤婆子,睡了一觉,出了一身汗,人倒是轻松了很多。老爷子这才松了一口气,严令他不得起床,就是换衣服都是在被子里换的。只是把窗户翻开了一丝缝,给屋子里换了换气。
老爷子也不敢明着给宁家人办白事,不过是请人把他们的尸身拉到城外乱葬岗边上的一块荒山上,一人一口薄棺材,给安埋了。
宁二固然不晓得老爷子的苦衷,但贰表情实在不好,那里睡不下,就起床了坐在窗边看玉轮。家里连油灯也不舍得点,他就是想看会儿书消遣一下,都没体例。他们离京的时候,老爷子还给他带了几本书,固然宁二今后不能考科举了,但看看书,也是个念想。
老爷子的这一行动,统统在宁家抄查的人都没管。毕竟大家都晓得宁家这美满是无妄之灾。乃至有很多人怜悯他们家。不然,也不会有人拿银子给老爷子,让他给宁家人收尸安埋。宁家的主子也不算少,好几口儿,可不是三五两银子就能办获得呢。只不过大师都不敢明目张胆的帮宁二,只能偷偷摸摸的,也不敢给多,都是碎散银子,偷偷扔给老爷子的。
七月半的玉轮,固然比不上中秋,但却也还是清澈如水,敞亮的月光撒在窗前的桌子上,沉寂的夜里,宁二提起笔来,就着月光,写了一曲感念之词,轻手重脚的开了门。
老爷子是如许想的,就把那些书给他包了一承担带上了。也不拘是甚么书,他不过就是熟谙几个字,并且当时又仓猝,顾不得遴选,随便一搂,包了几本带上了。
老爷子一想到这些事情,就肉痛。他算是宁家的家生子,他的父亲就在宁产业下人,宁家并不敷裕官位也不高,用得下人并未几,但对下人却很好。他父亲是个流浪的孤儿病得半死了,是宁家人给他医好了病,他就留在宁产业下人了。厥后主子还给他娶了妻,他有了儿子。只是这对伉俪二人都没活多久,就留下了个几岁大的老爷子,老爷子算是跟着宁二的祖父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