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留了个心眼儿,每次他送来的款项,除了必须的糊口开支,其他的一概稳定花;数额、用处、时候,也都一丝不苟地记在纸条上,谨慎支出嫁奁箱子最底下——提及来,这还是学习了原著何九叔的套路,事前封存证据,免得万一本身被曲解,闹个有理说不清。
“那也不让!边上呆着!喂,别跟那些老爷们挤一起!”
这时候邻居们纷繁端着木盆木桶出来,西门庆不好让人认出来,平白生出流言,便觑个空儿,悄悄牵马走了。
从速上帘子,推开门,阳光呼的一下洒出去。她眯眼看了看那熟谙的紫石街,茶坊、银铺、馉饳铺,纸马铺、冷旅店,地上铺着青石板,路上行着百家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唯独缺一个武大。
知县点点头,一拍惊堂木,提大声音又道:“阿谁武大,本官再问你,逼你写休书的是谁?是不是西门庆家的人?本官给他传来,跟你对证。”
潘小园再想往内里走,就被几个五大三粗的的衙役拦住了:“升堂呢,闲人免进!”
那知县晓得他是武松的哥哥,倒也还客气,叫武大站起来回话,见他没状子,还指派了个师爷执条记录,才说:“嗯,紫石街武大郎,你不好好儿的在县前卖炊饼,尽惹是生非做甚么?”
潘小园头皮一紧,脱口问:“他、他去衙门?”
可现在的武大分歧了,尝过了挺直腰杆做人的滋味,又如何会归去做那只缩头乌龟?
总算明白了。潘小园对他有很多惭愧,耐烦把事情解释得直白了然:“当然他此次没真杀你,但如果我不承诺他,他迟早会再找你费事,并且比此次更狠。以是我方才说的打算对我俩都好,你先写一封休书,骗得他放心,我这边极力迟延,等……”
平常老百姓告状升堂,内容不过是打斗打斗、侵犯地盘、兄弟分炊、好女二嫁,内里的功德者听了,也只算个能增加谈资的消息;而武大说的这两件事,特别是狮子楼一文钱炊饼的闹剧,则是几近阳谷县统统百姓都切身经历过的一大奇事。这会子从武大口里听得了本相,统统人都“哦”的一声长叹,天下观个人革新。前面那些听不清的,则急得挠心挠肺,直拍前面的后背,催促传话。
潘小园理了理衣衿裙摆,慢条斯理地从王婆的房里走出来。西门庆再风骚再大胆,也不敢冒险在烈火中双修涅槃,早就缓慢地夺门而出,嘴上说着娘子快跟我跑,看娘子没有解缆的意义,只好一马抢先,一人先跑到了街上,察看了一阵子,见火势不像烧起来的样儿,又摸索着往茶坊里踅。
他猛一昂首,小豆眼里带着些诘责,倔强地说:“好,这些事你瞒了我多久?那西门庆要做甚么好事,如何你晓得得那么清楚?你才是把我当猴耍!”
这傻子不记事!潘小园又气又笑,辩驳道:“当初是谁跟你说,离西门庆远点,别跟他做买卖?谁又把这话当耳旁风?我如果成心瞒你,还会明天跟你掏心掏肺的说这么多?西门庆本来想把你揍得半死不活,直接按指模,还是我没让!”
武大却一下子看出了她脸上那一刹时的踟躇,一颗心像跌到了冰窖里。
武大语塞,想不出辩驳的话,却仍然感觉不对。他甚么好事都没做,凭甚么事情会闹到这一步!凭甚么西门庆单单欺负到他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