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逼急了,甚么都干得出来。
宋时硬顶着婴儿那么点的脑容量,花了十天工夫把背景那堆旅游线路打算、形式阐发等等的文献都背了下来,以后又是冗长几次的复习。直到这些从当代带来的质料都烂熟在胸中,他才从狂热的背书中抽离出来,开端考虑本身穿到了哪个期间,现在叫甚么名字,家里是干甚么的。
二哥也摸上那片青旋旋的头皮,叹道:“我倒有些不肯时官儿学得太快了。若早早中了秀才,束开端发来,哪儿还能瞥见这么俊俊的小秃顶。”
当年他上大学时也是个勤奋的好门生,当代史方面的专业课都是高分考过的,厥后也看了很多明穿清穿的小说……可穿到了这个不存在于汗青课上的朝代,他这么多年的汗青算是都白学了!
如果不装,他不就能跟时装剧、小说里的墨客一样,光念念3、百、千、四书、五经就完了吗?要不是他背书背得太快,他哥哥们哪会拿出这么一堆东西逼着他学?
他也是个阅尽穿越小说的人,再没有惊奇的,当场就明白本身穿越了,面前浮动的界面指定是他的金手指。
宋时深吸一口气,颤巍巍地按下链接。页面刹时跳转,暴露占满半个屏幕的在线提交框,他的心也安宁下来,目光透过半透明的光屏,看向那堆有能够会转化为稿费、转化成他能下载的质料的蒙书。
――不过不要紧,他付出宝绑定的卡里另有几万,够他买出细弱的金象腿了!
无数次失利后,他终究断念,放弃充值,点开了小我中间。
宋时也算半个汗青专业出身,《三》《百》《千》这类根本读物都是看过的,固然不能全背,也还能大抵记着前几句。就是前面没背过的,背起来也不难――他当年连鲁迅、老舍、朱自清的课文都能默到满分,还背不下来这类合辙压韵的当代儿童读物?
见证了宋时最后一段人生的是“点此充值”,而在另一段人生开端时,驱逐他的还是这个充值提示。但闪现在他面前的显现界面却比本来的手机屏大了几倍,足有一个竖放的游戏本屏幕大。
这金手指可开大了!
不能只让他胡乱学个《三》《百》《千》,就囫囵吞枣地去念四书五经!
他狠狠骂了一句,但是传进耳朵里的却不是熟谙的声音,而是一声清脆到刺耳的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