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
“曲径幽居神道迹;高山便是白云乡。”
“晓钟历历,暮磬泠泠,细观个里构造,凡处境不过梦境;岚气重重,云身乙乙,饱看天然丹青,不学仙也是真仙。”
牌坊上题着“青城山”三个字,据传是前明时一名得道飞升的“希夷善应真君”留下的墨宝。杨无端见他一笔颜书气势澎湃,又透出几分古拙,不管成仙之事是真是假,此君心胸六合,确是一名真正的修行中人。
------题外话------
仿佛连天接地的巍巍雄峰挡住了太阳,杨无端放下遮在眼眉之上的手掌,闭了闭眼,视网膜内那块圆圆的亮斑残留了好久。
(落款署:“戊宜署日周恢怀书”。)
宗阳书院的前身也是一座道观,原名宗阳宫,后在嘉靖末年的烽火中荒废了。端朝立国今后,多量的前朝士子出于亡国之思隐居避世,又不忍一身所学尽归灰尘,便在各地连续兴建了很多书院。此中一名大儒将宗阳宫改建为宗阳书院,百余年运营下来,已隐然为端朝四大书院之首。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建福宫丈人殿
来了。杨无端心头畅亮,脸上却恰到好处地暴露一点点,就那么一点点惑然之色。
她回了一礼,笑道:“邢山长莫要折煞门生,门生不过空有几分运气,谈到学问之道,哪及得上山长。”
===
是谁说的呢?乡愁并非真的思念故里,而是对你得不到的、或再也回不去的统统美功德物的神驰。
有经历的白叟讲,这是逢四年一次的特大洪灾前兆。也就是说,自元和十一年来每年一期的洪汛,不过是相较之下的浅显版本。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建福宫庙门
杨无端寂然受了他这一礼,并不急着叫起,而是看向邢灿道:“细思来,我这痴顽的徒儿入宗阳书院就学也已一年不足,多承山长教诲,门生感激不尽。”
她和邢灿施礼厮见结束,康桥也走上前来,撩起袍角跪地磕了个头,哽咽着道:“弟子拜见徒弟。”
前明儒林读书人之间喜好自称“门生”,并不是真有甚么师生或者上下级干系,不过是自谦,端朝却没有这个风俗。杨无端听他这一句,便知这位邢山长很有几分迂阔。
杨无端心头一松,看来邢灿只是有几分书白痴气,还不至于太冬烘,如果让她这么知乎者也的跟他扯一天,真是满口的牙都要酸掉。
杨无端浅笑点头。公然人年青的时候都不免很傻很天真。
宗阳书院的山长邢灿,字韬冲,本是承乾年间的举人,考取举人后再偶然进学,拜入宗阳书院当时的山长钟惺门下。钟惺病逝后,他便被选为继任。
那实在也是一道门,门洞连接着百来级陡峭的台阶,每一级都只要中间部分能够行走,两侧青苔养得肥厚鲜嫩,一脚下去必能深陷出一个坑来。
杨无端回过甚,见一名眉清目秀的小道僮从牌坊左边穿出来,施礼道:“山长有请。”
那位希夷善应真君和两幅楹是真的有,不过青城山三个字不是他写的,楹联也不是丁新语写的。杨无端是本身心中有鬼,以是看着人家像在讽刺。
间隔另有丈余,那小羽士先走到,向邢灿行了个礼,便径直走到那株古木背后不见了。若不是杨无端与他同业一起没发明半点非常,这时真要思疑他是甚么树精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