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轻抚髯毛,眼中闪过一丝滑头:“文若兄顾虑虽有事理,但亦不成错失良机。现在这天下,早已不是汉室能掌控之局面。主公若称帝,可先施仁政,昭告天下,表白主公乃适应天命,救民于水火,非为一己之私。且小天子在我手,可使其禅位,如此则可减少言论压力。再者,称帝以后,可分封诸侯,拉拢各方权势,使其为我所用,共图大业。”
刘伯温点头称是:“主公圣明。臣觉得可先在各州郡鼓吹主公之功劳与仁德,让百姓晓得主公称帝乃众望所归。同时,对汉室旧臣,可赐与优宠遇遇,保存其职位与权力,使其为新朝效力。对于诸侯,可遣使送去手札,申明短长,许以厚利,分化崩溃其联盟。待机会成熟,再行禅位大典,昭告天下。”
荀彧听闻,微微皱眉,略作思考后拱手进言:“伯温兄之言虽有几分事理,然此事关乎严峻,需慎之又慎。现在虽已据九州,但仍有四州未平,若此时称帝,恐给那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等诸侯以话柄,结合起来对抗主公。且汉室虽陵夷,然在一些民气目中仍有必然职位,称帝之举或激发部分忠于汉室之人的不满与抵挡。不如先稳固现有地盘,待完整安定天下以后,再行称帝之事,更加稳妥。”
沉默很久,萧逸缓缓开口,声音降落而果断:“诸位所言,吾已了了。比年交战,吾亦知百姓刻苦,将士辛苦。现在既已得九州,自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局面。便依诸位之策,传令下去,全军暂罢兵戈,开启疗摄生息之期。于各州郡兴建水利,开开荒地,减免赋税,安抚百姓。待数年后,兵力昌隆,吾定要亲率雄师,安定荆州、益州、扬州、交趾,完成这天下一统之大业。”
贾诩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睿智:“主公,疗摄生息并非逞强,而是积储力量。现在我军新定九州,民气机安。若能轻徭薄赋,鼓励农耕,兴建水利,不出数年,仓廪必丰实,兵源亦会充沛。届时,我军以逸待劳,再图四州,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但是,比年的交战让这片大地满目疮痍,百姓怠倦不堪,兵士们也巴望着能有一段疗摄生息的光阴。在萧逸的营帐当中,一场关乎将来走向的首要商讨正在停止。
萧逸坐在营帐上首,面色沉寂,目光通俗地聆听着谋士们的进言。他深知,这些年来,为了实现心中的霸业雄图,烽火燃遍了大江南北,无数生灵涂炭。现在,望着帐外那略显萧瑟的江山,贰心中亦有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