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团,团长:刘汉忠
a.第一五五旅,旅长:黄固
a.第一一九旅,旅长:刘占雄
b.第一二二旅,旅长:张炎(兼)
第一团,团长:黄茂权
第二团,团长:谢琼生
百姓反动军第十九路军
十九路军在北伐战役、中原大战和一二八凇沪抗战期间战役力极其刁悍,是中国战役力最强的军队。在第三次围歼中心苏区时,十九路军是独一能和赤军主力打成平局的国军军队。但在福建事情后,因为优良批示官流失,战役力大大降落,改编为中心军后,也没能完整规复元气。
京沪卫戍司令长官公署和十九路军总批示部驻南京。第六十师驻沪宁铁路沿线的丹阳、常州、无锡、姑苏,第六十一师驻南京、镇江一带,第七十八师驻上海、吴淞、昆山、嘉定各要地,原十九路军参谋长戴戟,1931年12月出任淞沪戒备司令。
1925年夏,第一师扩编为百姓反动军第四军,李济深任军长,陈铭枢任该军第十师师长,蒋光鼐为副师长,蔡廷锴、戴戟分任团长。北伐战役中,第十师与叶挺独立连合合作战,屡建奇功。百姓党叛窜改命后,这支军队在政治上为蒋介石所用,插手百姓党新军阀混战。
3.第七十八师,师长:区寿年,副师长:谭启秀,参谋长:李扩
b.第一五六旅,旅长:翁照垣
1926年冬,第十师扩编为第十一军,陈铭枢被任为第十一军军长兼武汉卫戍司令,蒋光鼐任副军长兼第十师师长,戴戟为第二十四师师长,蔡廷锴为副师长。今后这支军队又被改组为第六十师和第六十一师。中原大战结束后,第六十、六十一师于1930年12月被蒋介石调到江西,插手对中心苏区的“围歼”战役。
百姓反动军第十九路军(简称“十九路军”)是百姓反动军的一支军队,前身是邓铿为师长的粤军第一师第四团。1926年粤军第一师改成百姓反动军第四军,李济深为军长,陈铭枢为第四军当中第十师的师长,蒋光鼐为副师长、蔡廷锴为部属团长。北伐战役中,第四军屡有战果,被誉为“铁军”,第十师亦扩编为第十一军,下辖第十师、第二十四师(原第四军独立团扩编)落第二十六师。1927年中国gcd策动南昌叛逆,第十一军时由叶挺任代军长,第二十四师及十师参予其事。但第十师厥后分开中国gcd节制,转往福建并重新由陈铭枢节制,改向蒋介石尽忠。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助蒋介石击败冯玉祥及阎锡山,番号改成十九路军,由蒋光鼐为总批示,蔡廷锴为军长。以后十九路军插手了对中国工农赤军第三次围歼。
1931年9月30日,南京当局任命陈铭枢为京沪卫戍总司令官,1932年1月6日由蒋光鼐继任。1931年11月初,3万余人的十九路军从江西吉安开赴,当月20日到达沪宁一带。当时十九路军体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