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司令:沈鸿烈、韩德勤
第八战区司令长官(前后):蒋介石(兼),朱绍良
司令长官:顾祝同
司令长官:余汉谋
第七战区:
司令长官:蒋介石(兼)、张发奎
武汉卫戍司令部
作战地区:甘宁青方面
作战地区:平汉路方面
第八战区:甘宁青战区
第八战区:陕甘宁战区
司令长官:刘湘
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
第九战区:江西及鄂南、湘南
抗战中前期序列一:1938.11-1940.6共11个战区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作战地区:浙南、赣东、闽北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作战地区:平汉路方面
副司令长官:石友3、庞炳勋、孙良诚
司令长官:陈诚、薛岳
兵力:共辖5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5个马队师,4个马队旅
副司令长官:商震杨森、谷正伦
第二战区:晋察绥战区
司令长官:李宗仁
司令长官:朱绍良
副司令长官:孙连仲、冯钦哉
第六战区:津浦路北战区(1937.11撤)
第二方面军:司令长官张发奎,副司令长官夏威、邓龙光作战地区:粤桂鸿沟
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潘文华
虎门要塞司令陈策
兵力: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3个马队师
司令长官:陈诚、商震
第六战区:湘西
兵力:共辖9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作战地区:山西省及陕西省一部
第23个人军司令官唐式遵,下辖:第21军军长唐式遵(兼)
司令长官:于学忠
司令长官:阎锡山
作战地区:广东(包含香港)
司令长官:朱绍良
第一战区
兵力:共辖2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前后):冯玉祥,蒋介石(兼),顾祝同
第八战区:甘宁青三省及绥远一部分
作战地区:京津地区
第27个人军司令官杨森
司令长官:卫立煌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朱德
副司令长官:朱绍良
第26个人军司令官徐源泉,下辖:第10军军长徐源泉(兼),第87军军长刘膺古
第12个人军司令官余汉谋,下辖:第62军军长张达,第63军军长张瑞贵,第64军军长李汉魂,第65军军长李振球,独立第9旅旅长李振良,独立第20旅旅长陈勉吾
第五战区:苏北及鲁南战区
副司令长官:余汉谋
福建保安第2旅旅长李树棠
第六战区:
副司令长官:韩复榘、李品仙
西安行营
司令长官:蒋中正(兼),副司令长官:朱绍良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前后):程潜,卫立煌,胡宗南
第82军军长马步芳
宁波守备司令王皓南,辖第194师师长陈德法
副司令长官:鹿仲麟
副司令长官:朱绍良
武汉卫戍司令部:总司令陈诚
第2战区:1937年8月建立。1937年8月20日任司令长官阎锡山(字百川),1937年10月13日任副司令长官黄绍竑(字季宽)。1937年12月,增加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字俊如)。下辖第6、第7个人军等军队。1939年3月12日任命朱德为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13日任命杨爱源(字星如)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虽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但仍兼任本战区副司令长官。此时的序列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朱德、杨爱源。下辖6个个人军,32个步兵师,5个马队师又14步兵旅、3个马队旅。1942年,蒋介石怀思疑卫立煌“亲共”,将卫从第1战区司令长官兼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的位置上调走。蒋介石的亲信蒋鼎文代替了卫立煌,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兼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1944年,蒋鼎文因作战得胜而引咎辞职。抗日战役胜利后,朱德不再是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1947年,第2战区改称太原绥靖公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