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士:6.5毫米38式步枪,30式刺刀,94甲水壶,前后盒弹匣(120发枪弹),钢盔等。
日军另有一种特别设备―89式掷弹筒,这是一种近似微型迫击炮的东西,其布局是一节底部封闭的圆筒后接一段钢管用于握持,钢管底部再铰接一底座,近似迫击炮的座钣,发射微型榴弹,无支架及对准具。能够用来弥补迫击炮与手榴弹之间的援助火力空缺,能力不比手榴弹强多少。与枪榴弹比拟不占有步枪枪口,但相对枪挂榴弹发射器并无任何上风,作为一种单兵面杀伤兵器,曾遍及设备一线军队。
承平洋战役发作以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辖四个步兵大队、步兵大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师团无炮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信队,总人数为11980人。
日军二战时陆军单兵设备大至以下:
1、步兵轻兵器
日本从日俄战役胜利以后,日军上层就陷于海陆军的狠恶冲突当中。在计谋制定和武备生长题目上,一向有“海主陆从”和“陆主海从”的争论,反应在计谋上就是“南进”与“北进”的争论。反应在武备扶植上,日本水兵的设备是当时天下上最早进的,但是日本陆军的设备却比西方先进国度差。与此相反,德国的陆戎服备非常先进,但是德国的水兵却非常亏弱,没法和英国水兵较量。
将校:94式手枪,望远镜,军刀,舆图囊,将校水壶。
在侵华战役中,因为作战耗损,同光阴军感到四联队制师团行动不便,又搞出了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两种体例。三单位制师团的体例为师下辖一个步兵团,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步兵大队无大队炮小队,炮兵联队为二十四门山炮或野炮,马队联队改成搜刮联队,其他如辎重、工兵等后勤军队也大为减少,体例人数为12800人。独立混成旅团辖五个步兵大队与一个炮兵队、通信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人。步兵大队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炮兵队辖一个山炮中队与二个野炮中队。这两种军队都是首要做为守备用处的,同时具有小范围的野战才气。
日军的根基单位是师团,它有多种体例。在抗战发作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番号顺次为近卫、一至二十(内欠十3、十5、十7、十八师团)。体例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大队炮小队(二门70mm步兵炮),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马队联队(四个马队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以及其他军队。此时的师团分为两种,一是驮马制,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三十六门75mm山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四门山炮)、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总体例为28500人。一是挽马制,炮兵联队有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120mm榴弹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与一个速射炮中队(37mm速射炮四门),总体例为25000人。别的另有以下一些独立的特种兵军队:马队旅团(辖二个马队联队与一个骑炮兵联队、一个装甲车队)、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三十六门120mm榴弹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二十四门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联队(十六门100mm加农炮)、独立重炮兵大队(八门150mm加农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三十六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