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 > 武汉会战
日军突袭广州:
万家岭大捷后,合法薛岳兵团重新摆设之际,被阻于隘口以东的日军第101师团不竭向德安以北隘口一带实施小范围的进犯,诡计管束薛岳兵团的行动。武汉撤守今后,薛岳兵团主力向修水以南转移,日军乘虚向德安策动打击。当时担负德安城及四周地区戍守的是第32军的第139师(附第141师的第723团)。10月27日,日步兵、炮兵、航空兵协同,猛攻德安城北的义峰山。第139师第716团团长柴敬忠阵亡。阵地失守,日军攻入城内。第723团团长王启明率所部死守城内东南城区,与日军停止巷战,逐屋争夺,寸土必争,并构造反击,一度将突入城内的日军击退,对峙战役3日夜方奉令撤出。此事非常当时言论所奖饰。冯玉祥曾作诗赞之。
武汉会战期间,中国空军和水兵也主动参与了作战。在苏联航空志愿大队的共同下,中国空军鏖战长空,与日军航空兵空中大战7次,击毁日机78架,炸沉日舰23艘,有力地援助了空中军队的作战。中国水兵也英勇作战,击沉,击伤日兵舰艇及运输船只共50余艘,击夕照机10余架,但本身也丧失惨痛,根基上全军淹没。
日军侵犯南京(拜见南京战役)后,百姓当局虽西迁重庆,但当局构造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天下军事、政治、经济的中间。1937年12月13日,百姓当局军事委员会制定保卫武汉作战打算。在徐州失守后,即调剂摆设,前后集结约50个军130个师和各型飞机200余架、各型舰艇及布雷小轮40余艘,共100万余人,操纵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地区无益地形,构造防备,保卫武汉。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7月中旬~9月中旬由白崇禧代理)批示23个军所部卖力江北防务;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批示27个军卖力江南防务。另以第一战区在平汉铁路(今北京一汉口)的郑州至信阳段以西地区,防备华北日军南下;第三战区在安徽芜湖、安庆间的长江南岸和江西南昌以东地区,防备日军经浙赣铁路(杭州一株洲)向粤汉铁路(广州一武昌)迂回。
1938年5月日军攻陷徐州后,主动筹办扩大侵犯战役。决定先以一部兵力攻占安庆,作为打击武汉的进步基地,然后以主力沿淮河打击大别山以北地区,由武胜关攻取武汉,另以一部沿长江西进。后因黄河决口,被迫中断沿淮河主攻武汉的打算,改以主力沿长江两岸打击。4日,日军华中调派军调剂战役序列,由其司令官畑俊六批示第2、第11军共约140个大队25万兵力卖力对武汉的作战。以冈村宁次批示第11军5个半师沿长江两岸主攻武汉;东久迩宫稔彦王批示第2军4个半师沿大别山北麓助攻武汉。以及水兵及川古志郎第3舰队120余艘舰艇,日本第一个飞上天的飞翔员德川好敏的航空兵团500余架飞机,另以华中调派军直辖的5个师团别离担负对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区的戒备任务,以稳固火线,保障此次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