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在这场高出大洋的维京远征开启之初,曾经被一些镇静的欧洲学者和贵族们,以为是堪比当代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光辉伟业,但它的结局倒是如此的虎头蛇尾,在奏响了全部维京征服期间的最强音以后,便敏捷滑落低谷,进入了终曲的序幕,除了尸山血海以外,并没有给维京人带来多少实际好处。
当然,这些产生在悠远北方的故事,跟沐浴在热带阳光下的玛雅王国之间,实在早已没有甚么干系了。
西元一千一百零五年春季,在海东大将军,都督高低新洲诸军事,墨西国亲王马千竹的号令之下,出兵休整了一个夏季的新大陆唐人诸藩联军,再次点将聚兵,扬旗出征北新洲(北美洲)的维京人巢穴。
凭着这份从海地岛打到格陵兰的赫赫武功,马林溪得以跻身于高低新洲三百年来最巨大的名将之列。接下来的光阴里,墨西国神府城的海东大将军幕府,也得以凭此武功震慑各藩,进一步安定了统治次序。
(十一)维京狂澜的终曲
而前来进犯的六万唐人北伐军,却比全部新英格兰的总人丁数量还要多。
至于走陆路的两万藩兵、义兵和附庸土著佣兵构成的别动队,则一样坐船沿着白叟河(密西西比河)溯流而上,然后在上游弃船登岸,遵循预先勘察过的门路翻越蓝岭(阿巴拉契亚山脉北边半段的别称),从本地方向对新英格兰的维京人停止黑虎掏心。从而实现东西夹攻,以确保全歼这一顽敌。
考虑到这一次是长途远征,沿途尽是未开辟的荒漠,没法供应多少物质,只能依靠海路从火线转运,军队的后勤补给压力比之前的光复失地作战更加艰巨,是以本次出兵远征的动员兵力,被幕府方面紧缩到了约六万人,分红海陆两路,对维京海盗节制的新英格兰和纽芬兰展开夹攻。
气愤的哈拉尔德立即驱动全军,向背后捅刀子的欧拉夫森王子建议了复仇之战。一番混战以后,凭着绝对上风的兵力和财力,哈拉尔德胜利杀死了欧拉夫森王子,重新光复了本身的新英格兰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