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大户里讨糊口不易,成靖宁当真听着顾子衿的话,作为长房嫡女,一个才回京的乡野丫头,她不能丢了父母的脸,特别在福乐郡主的儿孙们面前。
第8章
紫菜虾皮汤,清蒸大黄鱼,芋头粉蒸肉,高笋炒猪里脊,香酥鸭,炒蛤蜊,外加素炒小油菜,摆了大半张桌子。成振清请沈时和成材二人上桌用饭,不等他们推委,已将人按在凳子上。“别客气,坐下吃,这里没有主仆,没有贵贱。”成振清亲身递上筷子,对他们两个说,“尝一尝靖宁的技术。”
永宁侯府,高门府邸,是皇亲国戚,也是新帝背后的芒刺,府中兄弟姐妹浩繁,沈老夫人和福乐郡主积怨已久,两边已是水火不容,摩擦在所不免,斗争更是防不堪防。她的宅斗知识仅来源于看过的几本宅斗小说,书中的实际不知在实际中可否行得通,不过那些宅斗宝典,应当还是有效的吧?成靖宁想到。
“这如何好?”沈时和成材局促的坐下,手忙脚乱的不敢接筷子。侯府品级森严,主子就是主子,他们哪敢和成振清坐一张桌子用饭。
成靖宁一上马车,便瞧见朱漆牌匾上写着“敕造永宁侯府”六个凝重的大字。大门大大翻开,两旁是两尊威风凛冽的石狮子。她还没来得及打量门口等待的人,便被顾子衿领着跪下叩首。“娘,媳妇给您叩首了。”顾子衿忍不住哽咽道。
“二公子的功课没话说,自律又刻苦,不消老夫人看着,整日手不释卷,勤奋到深夜。”提及二公子成永安来,沈时与有荣焉,家中年青的后辈,就这么一个读书的苗子。十年不见家中母亲季子,成振清一时唏嘘感慨,如若没有沈老夫人顶着,还不知会如何。
宣旨寺人亲身将明黄的圣旨送到成振清手上,靠近道:“皇上皇后经常念叨着成大人,查清那年的案子以后,立即派了老奴前来宣旨,好接大人回京。”
“草民谢主隆恩!”成振清再次慎重的叩首谢恩。
大房人丁淡薄,二房三房就畅旺很多。她的两位叔伯,一共生了十五个后代,八子七女,她在女孩子中排第六,以是沈时和成材才会叫她六女人。男孩子们是永字辈,女孩儿们的名字里有个宁字,照老侯爷的意义,但愿家宅安宁,和安然乐。别的两位叔伯房里的人百花齐放,女人多是非多,虽有福乐郡主压着,内宅产生的事仍然传了出来,妻妾之争,嫡庶相斗,在外院当差的沈时和成材也有耳闻,二人将听到的,捡了一些要紧的说了。
成振清伉俪并不拘着她,让她去船上瞧新奇。快到十一月中旬,船才到都城外的渡口。几日前,顾子衿拉着成靖宁的手语重心长的说了好一番话,不过是永宁侯府是高门府第,端方多,切不成再像乡间时普通玩皮调皮,平常行事要端方,少说多看多做,家里的长辈多,兄弟姐妹多,要与兄弟姐妹们敦睦相处,要贡献长辈,为人做事要风雅,不成小家子气,不能让人小瞧了去,其他另有诸多叮咛教诲。
顾子衿眼泪不竭:“这么多年,娘辛苦了。”
下了船,永宁侯府的人立即迎上前来,现在不是抹泪话旧哭诉委曲的时候,成振清要进宫面圣谢恩,以是顾子衿先跟着侯府的下人回永宁侯府。
“起来,快起来。”中气实足的中年女声说道,忙亲身将人扶了起来。此情此景,老夫人的话音里也多了几分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