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之锦绣佳妻 > 第2016章 .10.22

我的书架

车驾行境,前驱谓之队,则古之清道也。其次卫仗,卫仗者,视阑入宫门法,则古以外仗也。此中谓之禁围,如殿中仗。《天官》:“掌舍,无宫,则供人门。”今谓之“殿门天武官”,极天下长人之选八人。上御前殿,则执钺立于紫宸门下;行幸则为禁围门,行于仗马之前。又有衡门十人,队长一人,选诸武力绝伦者为之。上御后殿,则执檛东西对峙于殿前,亦古之虎贲、人门之类也。

余尝购得后唐闵帝应顺元年案检一通,乃除宰相刘昫兼判三丝堂检。前有拟状云:“具官刘昫。右,伏以刘昫经国才高,正君志切,方属体元之运,实资谋始之规。宜注宸衷,委司判计,渐期富庶,永赞圣明。臣等筹议,望授依前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兼判三司,散官勋封仍旧,未审可否?如蒙答应,望付翰林降制处罚,谨录奏闻。”厥后有制书曰:“宰臣刘昫,右,可兼判三司公事,宜令中书门下依此实施。付中书门下,準此。四月旬日。”用御前新铸之印。与今当局行遣稍异。

宿世藏书,分隶数处,盖防水火散亡也。今三馆、秘阁,凡四周藏书,然同在崇文院。其间官书,多为人盗窃,士大夫家常常得之。嘉祐中,置编校官八员,杂雠四馆书。给吏百人,悉以黄纸为大册写之。自此私家不敢辄藏。校雠累年,仅能终昭文一馆之书而罢。

谏议班在知制诰上;若带待制,则在知制诰下,从职也,戏语谓之“带坠”。

《集贤院记》:“开元故事,校书官许称学士”。今三馆职事,皆称“学士”,用开元故事也。

选人不得乘马入宫门。天圣中,选报酬馆职,始欧阳永叔、黄鉴辈,皆自左掖门上马入馆,当时谓之“步行学士”。嘉祐中,于崇文院置编校局,校官皆许乘马至院门。厥后中书五房置习学公事官,亦缘例乘马赴局。

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乃给事中之职,当隶门下省,故事乃隶枢密院。下寺监皆行劄子;寺监具申状,虽三司,亦言“上银台”。主判不以官品,初冬独赐翠毛锦袍。学士以上,自从本品。行案用枢密院杂司人吏,主判食枢密厨,盖枢密院子司也。

唐制,两省供奉官东西对峙,谓之“蛾眉班”。国初,供奉班于百官前横列。王溥罢相为东宫,一品班在供奉班以后,遂令供奉班还是分立。庆历贾安公为中丞,以东西班对拜为非礼,復令横行。至今初叙班分立;百官班定,乃调班横行;参罢,復分立;百官班退,乃出。参用旧制也。

学士院第三厅学士子,当前有一巨槐,素号“槐厅”。旧传居此者,多至入相。学士争槐厅,至有抵彻前人行李而强据之者。余为学士时,目观此事。

唐中书批示事谓之“堂帖子”,曾见唐人堂帖,宰相签押,格现在之堂劄子也。

唐制,丞郎拜官,即笼门谢。今三司副使已上拜官,则拜舞于子阶上;百官拜于阶下,而不跳舞。此亦笼门故事也。

予及史馆检验时,议枢密院劄子问宣头所起。余按唐故事,中书舍人职堂语诏,皆写四本:一本为底,一本为宣。此“宣”谓行出耳,未以名书也。晚唐枢密使自禁中受旨,出付中书,即谓之“宣”。中书接受,录之于籍,谓之“宣底”。今史馆中另有故《宣底》二卷,现在之《圣语簿》也。梁朝初置崇仁院,专行密命。至后唐庄宗復枢密使,使郭崇韬、安重诲为之,始分领政事,不关由中书直行下者谓之“宣”,如中书之“敕”。小事则发头子,拟堂贴也。至今枢密院用宣及头子,本朝枢密院亦用劄子。但中书劄子,宰相押字在上,次相及参政以次向下;枢密院劄子,枢长押字鄙人,副贰以次向上:以此为别。头子唯给驿马之类用之。

推荐阅读: 绝代帝尊     盖世天医     这个医生很危险     重生之西装狂龙     都市最强战神     他的小仙女     男神投喂指南     纨绔世子:霸宠呆萌公主     如果还能这样爱你     乡村特种兵王     医妃驯邪王     婚久必伤身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