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於吕,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或谓,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或谓,吕尚处士,隐海滨。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吕尚亦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三人者为西伯求美女奇物,献之於纣,以赎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国。言吕尚以是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
,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於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於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贤人適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九年,献公卒,子武公寿立。武公九年,周厉王出走,居彘。十年,王室乱,大臣行政,号曰“共和”。二十四年,周宣王初立。
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诡计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周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讼,而墨客称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密须、犬夷,高文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当周夷王之时。
十三年,吴召鲁、卫之君会於橐皋。
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厉公无忌立。厉公残暴,故胡公子复入齐,齐人欲立之,乃与攻杀厉公。胡公子亦战死。齐人乃立厉公子赤为君,是为文公,而诛杀厉公者七十人。
之,不亦难乎!且句践为人能辛苦,今不灭,後必悔之。”吴王不听,听太宰嚭,卒许越平,与盟而罢兵去。
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主,是为献公。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临菑。
於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於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可贵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庄公二十四年,犬戎杀幽王,周东徙雒。秦始列为诸侯。五十六年,晋弑其君昭侯。
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互市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群众多归齐,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反叛,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挞伐,为大国。都营丘。
三十三年,釐公卒,太子诸兒立,是为襄公。
十五年,齐田常杀简公。
七年,吴王夫差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发兵北伐齐。子胥谏曰:“越王句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越在腹心疾而王不先,而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遂北伐齐,败齐师於艾陵。至缯,召鲁哀公而徵百牢。季康子使子贡以周礼说太宰嚭,乃得止。因留略地於齐鲁之南。九年,为驺伐鲁,,至与鲁盟乃去。十年,因伐齐而归。十一年,复北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