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要当传家宝了?
“好吧,这事情都听爹您的安排。对了,大哥――”江巧凤把目光转向江网扣:“你到时候趁机跟大师收一下细棉纱,用来织布的。趁着现在农闲大师都没甚么事情干,现在不把棉纱收足了,到了来岁开春今后忙起来恐怕就要慢很多了。”
周氏把银锭子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才罢休,嘴里嘀咕道:“这但是万岁爷给的犒赏呢,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这银子都不能动的。我还想着给子孙后代传播下去呢!”
这年初女人能挣钱的机遇少之又少,待在家里还能每天挣上个十文八文的这类活计到底不太多。师弟们一听个个都拍着胸脯包管,归去就对家中的亲朋广而告之去。
江巧凤深思着这么靠人家口口相传收棉线太慢,不如明天在江记另有知味斋门前贴个布告收棉线好了。当然,还要给人家规定一下线的粗细标准才行。以是明天的首要任务就是去找个榜样线过来,谁家过来探听收棉线的事情时,江巧凤就送她一根归去做样品,只要跟样品差未几的才会收。
好吧,江巧凤不得不承认周氏此话也是有那么几分事理。
江网扣:“巧凤你这是筹算办作坊了?”
天子犒赏的绫罗绸缎那些刚才已经给大师都瞧过了,江巧凤又把本身给大师经心遴选的礼品全都拿了出来。大家有份,个个欢乐!
江网扣这个将来作坊坊主趁机向他们收买棉纱。按照江巧凤所算,棉花的代价加上手人为,一斤细棉纱二十文。纺纱妙手一天下来纺个二斤线是没一点题目的,一天下来差未几也能挣个十文八文摆布。
晚餐分男女坐了两桌,师门得光荣,四个门徒那也是与有荣焉,各自都感觉自个前程一片光亮。江家势大,他们做门徒的也会跟着叨光很多。
江巧凤楞了一下下,随即就说:“先做着吧,我哥不是有几个现成的师弟在的么?比及前面作坊挣到钱了今后再把店转给此中一个师弟做就行了。家里占个一二成的股分,再赚点儿房租钱,一年下来少说也能有个三五十贯钱吧?”
“这么大老远的带返来你也不嫌累!”周氏嘴里虽抱怨,不过脸上倒是喜气洋洋的。
送走了邻居街坊,关上院门,一家团聚。最欢畅的莫属妞妞与妮妮姐妹俩了,几个月没见娘亲,这会儿天然是寸步不离的守在江巧凤身边儿。
周氏慢悠悠从座椅上站起家来:“我得回屋歇一会儿去了,年纪大了,不过就跟人说说话,我如何就感受这么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