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如此,他还亲身寻到了当时藏在密室当中的高洛神,派亲兵护送她到了安然的处所,直到兵变结束以后,送她回了建康。
或许,堂妹的反应,本就在她的预感当中。
高雍容浅笑。
“阿弥,别人不可,你却能够一试。”
高雍容面上的浅笑消逝了,神采垂垂变得凝重起来。
本日,高雍容既如此开口了,她的所想,高洛神又岂会不知?故直言不讳。
一个是高门贵女,才貌无双。独一一首传播出去的少女时与族中诸从兄弟共同进学时所作的怀古之诗,至今仍被坊间传抄。
高雍容说,她但愿她能承诺,嫁给李穆。
高雍容凝睇着高洛神,忽走到高洛神的面前,竟跪在了她的面前。
昔日那些把握朝政,后辈弟子遍及各处,权势足以和皇室分庭抗礼的门阀士族,在此次兵变过后,遭到了李穆的无情洗濯。
高洛神螓首低垂,身影如同凝固住了,一动不动。
“阿姐,这太俄然了。你怎会有此动机?你也晓得的,陆郎去后,我便偶然再嫁。何况我和大司马素昧平生。他若真存篡位移鼎之心,我便是嫁他,他又岂会因我一妇人而消了动机?”
“阿弥,以你才貌,加我高氏之望,男人暗中倾慕于你,又有何奇特?他未娶妻,亦不好色。畴前有人送他美人美童,他皆推让不受。这便罢了,这些年间,他权势逼人,自不乏有士族愿抛开流派,主动提出和他联婚,他却一概以北伐不竟,偶然立室的来由给拒了。但前两日,我派人见他,向他透了成心将你嫁他的动静,以此密查他的口风,他却应了。”
她被送到了四周的宣城,临时在那边落脚养伤。叛军随后追至此地,留部分兵力攻打宣城,围城长达月余之久。
但是,在苦苦死守了几十年后,期盼中的王师迟迟不见踪迹,而跟着北方羯政权的建立,李氏坞堡,终也孤掌难鸣,不成制止地走向了式微。
他十三岁便当兵,从一个最后级的伍长,逐步晋升,最后成为了应天军的核心人物。
李穆,字敬臣,祖上曾为弘农郡守,因累世积功,被封郡公。
“阿姐,你快起来!你这是在做甚么?”
她走到了堂妹的身边,牵住她的手,引她坐于榻上,本身亦同坐于侧。
这十年间,他率军三出江南,灭西蜀、南凉等北人政权,连续光复了包含兖州在内的大半河南之地,将胡人驱至河北。
召高洛神入宫的,是当朝太后高雍容,高洛神的堂姐。
二十多年前,李氏坞堡被攻破,李穆之父死于兵乱。李穆的母亲,带着当时十岁的李穆,随了流亡的流民过江,来到江左,在京口安家,开端了艰巨度日。
许氏、陆氏、朱氏,这些曾接踵执南朝盟主,被时人瞻仰的昔日门阀,元气大伤,日渐式微。
“阿姐,你必是曲解了。我和大司马素昧平生,宣城之前,连面都未曾见过,回建康后,也再无来往,他又怎会对我故意?何况我记得清清楚楚,当日解了宣城之困,他寻到我时,不过只交代了几句,涓滴无越礼之处,不但话未多说一句,他乃至也未多看我一眼,又何来的别有用心?”
阿姐待她的好,一件一件,高洛神又怎会健忘?
“他能扶登儿上位,便也能废了登儿自主为帝。废立不过全在他一念之间。阿姐想着,他既倾慕于你,你若嫁他,有了联婚之亲,加上借你之力从中转圜,今后李穆即便效仿许逆做出移鼎之事,我孤儿寡母,不定还能求个安然,安然终老此生,不然,他岂会容我母子?只怕到时,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