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阿姐从未求你甚么,这一回,阿姐求你了!李穆以北伐之功,这些年间,名誉如日中天,两年前又借许氏兵变之机,诛杀对他多有掣肘的陆、朱等人,手腕狠辣,无所不悲观其。现在我大虞,已经无人能够制他了。朝廷之事全由李穆把持也就罢了,迟早,这天下,也会变成他李氏的天下。”
无疑,这是一场全城存眷的昌大婚礼。
“阿姐,你快起来!你这是在做甚么?”
“阿弥,阿姐先前只为密查大司马的口风,故未奉告于你。现在唤你入宫,为的不就是和你商讨吗?逸安与你,本是神仙眷侣,何如他早去了,迄今已逾七年。你现在才不过二十五岁,合法女子平生大好韶华,莫非真要就此红颜凋老,孤守平生?逸安如是有灵,必也不肯见你如此。李穆虽出身庶族,但时至本日,莫说是我高家和萧氏皇族,放眼大虞,又有哪一流派能撼动他职位半分?叫你嫁他,是委曲了你!但你也亲目睹过,他样貌才调,也是不差,和你亦算婚配……”
自皇室弃中原而南渡后,江北淮南一带的南北交界之处, 便成为了两边拉锯排挤的疆场, 盗匪横行, 兵荒马乱,凡是另有来路的边民, 早已经逃离。
李穆祖父归乡以后,制作坞堡,收留无处可去的流民,组建部曲,对抗着胡兵和盗匪的袭扰。权势最大的时候,曾生长到部曲近万。
***
本日,高雍容既如此开口了,她的所想,高洛神又岂会不知?故直言不讳。
两年之前,时任兖州刺史、镇军大将军的李穆去往淮北,预备别人生中第四次,也是打算最大范围的一次北伐行动。世代刺于荆州的门阀许氏,趁机策动了兵变。
高峤尚长公主,佳耦虽对爱女爱若珍宝,但豪情并反面谐,二人只生了她一个女儿。
“阿姐,你不要说了。此事不当!我是不会承诺的!”
“他有何事?”
当年,萧珣继位为帝,高雍容升为太后,大虞终究得以规复了稳定。
“宣城并非兵家要地,便是临时失了,于平乱大局也无大碍。当时他刚从江北领兵南归,不去解最要紧的建康之困,却先去救了宣城,过后还亲身入城寻你。他已年过三旬,我却听闻,他从未娶妻。说他对你别有用心,不为过吧?”
“阿姐……我便是嫁了他,又能为你做甚么?”
“阿弥,从小到大,阿姐待你如何?”
高洛神喃喃说道。
幼帝语带稚音,双手紧紧攀住她的衣角,睁大眼睛,抬头望着她,双眸一眨不眨。
北伐大业,可谓半成,他亦是以,名震天下。
高雍容嘲笑一声。
“大虞现在虽偏安江左,但萧氏鼎祚,却已持续两百年之久。两百年来,多少人觊觎皇位,诡计取而代之。任他是宗室贵胄,或门阀士族,你可曾见到,有谁成事过?皇室血脉,上承于天,高贵又岂容平凡人淆乱!”
“姨母如果不肯救我,登儿便不起来了!”
“阿姐,你胜似我的亲姐。我至今记得,八岁那年,你为救我,几乎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