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从明天开端,我要叫一声韩老细了!”
实不相瞒,明天,有香港的投资商,要去我们办事处谈将来合作事件,恰好这个关头时候,我们办事处的茶叶和茶叶票都用光了。到时候人家香港客人来了,我们连杯茶都给人家沏不上,别说失了礼数,怕是接下来的合作都好不了啊!谢天谢地,恰好路过这老楼的时候,看到你们那块牌子,以是就想着上来尝尝!没想到,真成了!”
“这叫食品枯燥剂,用的是香港那边的技术,就是放在外洋,这都是一流标准的枯燥剂。我们把这类枯燥剂和绿茶放在一起,即便过上三五个月,我们也能包管茶叶跟炒好之时一样,翠绿翠绿的。茶汤光鲜,回甘实足!”
“哈哈,以是这就是缘分。”韩春雷笑道。
韩春雷分外又赠了他二两。
他端起茶杯,先是看了看茶汤的色彩,接着靠近鼻子闻了闻,最后慢悠悠地喝了一口。
韩春桃感受有些不实在。
韩春雷这才明白,为甚么他在门口踌躇半天。
“啊?敢情您是担忧茶叶票啊!”
“同道,你不消担忧茶叶票的事。”
这钱也赚得太轻易了吧?
她本身也清楚,从杭州到深圳,来回就要四五天,她一个女人才气送多少货?
韩春桃:“这得合计到甚么时候啊?万一这几天茶叶卖完,断货了,咋办?”
韩春雷不紧不慢地解释道:“要合计的事情多了。比如说,占水叔他们收去翁家山龙井,收甚么样的茶叶,如何分级。每个级别,多少钱收。这事啊拍电报、打电话都说不清楚,得你归去了以后,再给他们细心说。别的,前面批发的买卖一旦做起来后,你一小我从故乡送货过来,必定是忙不过来的,我策画着还是得找人帮手。这帮手的人,咱也得算算,该如何给人算报酬吧。”
招牌的最上面,白底红字,写着六个大字:龙井茶办事处。
在不正视告白的当下,韩春雷这块楼顶大招牌,格外夺目,想让人看不到都难。
临了快关门的时候,来了个到深圳出差的客人。在此人是本来在惠州开茶馆的个别户老板,试喝以后,发明韩春雷的茶叶性价比很高,特别是枯燥剂,完整处理了他们茶馆需求耐久储存茶叶的顾虑。
“春雷仔,恭喜发财!”
“大弟,说真的,这处所实在是太小了。”
韩春雷的话还没说完呢,门口又有人拜访了。
韩春雷从速劝住了她,说道,“我们明天是第一天开张,来的人天然是多一点的。前面几天倒也不见得就这么热烈了。并且,我们这是长悠长久的买卖,不急于这么一时半会的,得细心合计合计。”
三天后,一个大大的招牌,在唐楼上竖了起来。
四斤多的发卖量,也算是开门红了。
“姐,这是运气好,碰到个缺茶叶票的客户。我不是说了吗?咱主如果搞批发,零售这类事吧,可有可无――咦?您好,同道!”
“你这小同道真是有设法啊。”
关门放工的时候,他让韩春桃略微统计了一下,开业第一天,光零售就卖了十斤多,将近十一斤的货,按着七块五一斤,发卖额达到八十二元!
“真是感激不尽啊,嗯,给我来上一……不,来三斤吧!”
“同道你是个懂茶的里手。我们和供销社最大的辨别,就在于我们晓得该如何最好的保存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