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离顿了顿,终究还是没说甚么。
“是以,寡人才有了这个设法。”方离浅抿一口茶,含笑望向贾诩,“文若、仲德都过分刚正,孝直又在魏国,寡人想遍统统人,也就只要文和最为合适执掌内卫,做寡人的眼睛了。”
名字固然叫内卫,但内部构成却不像武则天那样鬼鬼祟祟,方离实际上是仿照明朝锦衣卫的职能构成,再联络大唐的实际,才有了这份草稿。
曹仁提到这事就是一肚子火,抱怨道:“前些天臣发明城中一家裁缝铺是吴国探子的落脚点,就想派人端了他,没曾想那帮探子胆小包天,竟然藏有兵刃弓弩要跟臣血拼,动静大了点,现在满洛阳都晓得了。”
洛阳风起云涌,诸国又虎视眈眈,方离再不迟延,回到府中就让性命贾诩奥妙过来。
“不错。”方离端起茶杯。“想必文和也发明了,高傲唐初立以来固然连战连胜,但大多都是后发先至,因为我们在各国的探子实在太少。”
方离浅笑着扶起贾诩:“文和的才气寡人不疑,只是在监察百官方面必然要轻重适度,我大唐基业不决,不要让寡人的肱骨们心寒,至于人,可找典韦去要,他会助文和办清楚。”
一向比及夜幕来临,姬郑才依依不舍地把方离送出殿门,又叮嘱內侍必然要将唐公允安送到宫外,又是犒赏又是关照,仿佛一副爱臣如子的明君形象。
“不,这的确是天赋的构思!”贾诩脸部肌肉微微抽动,俄然拱手道,“谢主公信赖,臣愿做主公的眼睛,助主公看清天下!”
没能去家中换上朝服,方离现在还是穿戴唐军的红黑甲胄,疆场上的肃杀之气还没有散去,看上去非常有种高大威猛之感。
书房里,方离和贾诩劈面而坐,门外的亲兵卫士都被打发到院里,不准任何人出去或者偷听。
这已经到了傍晚时分,府前的车马还是只增不减,方离看到就感觉头疼,荀彧又一进城就去了尚书省清算政务,方离想了想,干脆把贾诩推出来:“文和啊,你先暂任礼部尚书,去把这些事措置了,寡人要先进宫面见天子。”
“恰是。”方离点头,“这只是寡人的开端构思,文和如果有弥补的,尽能够提出来。”
方离面上恭敬谢恩,内心止不住地嘲笑——姬郑公然还没有断念。
贾诩拿着白纸的手微微发颤:“依主公所言,内卫不但要卖力汇集各国谍报动静,还要对内监察百官?”
曹仁指着门边正陪着笑容递名帖的一个小官说,“臣早说过主公不在洛阳,这些人就是不甘心,说一点情意,也不消劈面见到唐公。”
“臣等不敢,府里的统统都是由夫人筹划的。”提及芈月夫人,曹仁忍不住连连赞美,“夫人说了,送礼一概不收,但人还是能够见的。”
见门子跟那人推搡了半晌就把人放了出来,方离刹时冷下脸:“这些人送的礼,你们都照单全收了?”
走到府邸四周,方离远远就瞥见一长条的马车在大门口排起了队,搞得巷子是拥堵不堪。
贾诩刚把唐公府上的来客清理完,回到府上连口热茶都还没喝上,就听到了方离召见的号令,只好又转头。
唐公府已经修建好,就坐落在宫城外不远处的巷子里,占地宽广,恢弘大气,芈月等人已经早早地搬了过来。
比起之前,姬郑的态度变得既亲和又恭敬,仿佛方离不是阿谁架空他最后一丁点尽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而是看着他长大的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