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腾地一下站起来,扶着窦回的手蓦地握紧:“快召!”
濮阳公主是天子诸后代当中独一一名嫡出的,天子对她如何看重是满朝高低有目共睹的,刑部与大理寺接到圣旨,半点都不敢担搁地前去城外查探。
经查对保护名册,统统保护全军淹没,保护都没了,公主一手无寸铁的女子,还能活着么?
约莫是发明卫秀不为人知的奥妙,感觉她也不像印象中的那般高远难近,也更因她是女子,无形中便少了男女之别这一层防地,濮阳对她,暖和靠近了很多。
他只盼大理寺卿不过思疑罢了,尚未有明白的证据,还能让他在圣上面前自辩。
连证物都被他找到了。
这几日的都城阴云重重,濮阳公主遇刺,下落不明,天子又急又怒,寝食难安。
大臣却颤着声道:“刺客统统东西有赵王府的印记,正卿派人查了这批印记,发明这刻字的伎俩是出自将作监的一名老匠人,他沿着这条线查去,却发觉那匠人已死……”前面便是一系列的顺藤摸瓜,一起摸到了晋王身上。
而晋王在府中来回踱步,心惊胆战。
天子靠在隐囊上,闭着眼听,他欲埋头,专注政事,可神思却如何都静不下来,一合眼就想着七娘眼下究竟如何了,是否安好,流落于那边。
御案上的奏疏堆得老高,濮阳至今毫无消息,天子偶然政事,几日的要事都积在了一处。可天下大事,不会因公主有事而受影响,每日该来的奏疏一件很多。
跟去的保护都死了,七娘一名娇弱的女子如何抵得过凶暴的刺客,他万念俱灰,恨极了这背后的教唆之人,可跟着一日日畴昔,尸身仍未找到,天子又不免生出但愿来,只盼公主是躲在某处,还安然无恙。
天子厉声斥道:“都退下!”
窦回面上闪过一丝难堪,他放柔了声音,非常委宛道:“刑部与大理寺的大人们还在经心清查,想必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动静传来。”
而这浩繁惴惴不安的人当中,最为如坐针毡的当属赵王与晋王。
这两处,刑部主管查案,大理寺主管判案,长年累月都是与刁滑犯警之徒打交道,对于查探纤细线索一道上最为精专。尚书与大理寺卿亲身赶到城外一看,见那满地尸首血污,二人对视一眼,皆看到相互眼中的怕惧。
他眼中恨意滔天,当即叫来窦回,道:“去召晋王来!”
一道奏疏念罢,天子只模糊听了个大抵,他皱起眉,神采阴沉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