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货郎非常爱好女儿,李小娘子不过八九个月,生得白白嫩嫩,大眼小嘴,整天含动手指儿笑。抱起女儿颠了颠道:“三娘将囡囡养得这么般好,那里不会做娘。你只是不会那些琐事,算不得甚么。大儿也懂事,你做他继母,尽管支唤他。”
小李氏最知银钱的好处,问:“她手头竟有这么多的银?”
李母气得爆跳如雷,直说家中养了好大硕鼠,怪道米缸空了又空。她上前欲撕打方氏,方氏呆了呆,特长挡了一下,她那一身牛劲,李氏一个不防,今后就倒在了地上,就势往地上一躺只嚷着说是被方氏推的。
齐氏被逮个正着,干脆不做饭,只在街上现买了吃。小李氏又教两个侄儿,齐氏买很多,他们就少吃些,剩得好些饭食;等齐氏买少些,他们就多吃点,嚷着阿娘不敷吃。直把齐氏气得红了脸,又发作不得,只在李货郎面前哭道:“李郎娶错了我,我只是个没用的,些些小事都做不好,小郎、囡囡有我这娘,哪得好的顾问。”
“我家侄儿议亲,你们做父母的倒好,把门一关,竟是不闻不问。”
“唉哟,那贱妇手腕好生了得,你阿兄只听她的使唤,叫往东不敢往西,叫打狗不敢骂鸡,比孙子都听话。”李母恨道,又哭道,“平常你阿兄也是孝敬的,自打娶了这个毒妇,眼里哪另有我这个阿娘啊。”
家去后,把脸一肃,也不说齐氏,尽管骂李货郎:“阿兄是不是胡涂了,做出这么没脸的事,别人见李家这等行事,哪个再上门的?”
小李氏安抚道:“阿娘不急,我倒要会会她去,看她有多少的本事。”
齐氏嫁进李家,她带着好些金银,手头豪阔,李家自是收着些,不太敢教唆她,李母也是个欺软怕硬的,对方氏非打即骂,对着齐氏不满归不满,到底不敢脱手,只敢碎着嘴骂。饶是如此,还被齐氏给讨了归去。
方氏还浑身是血躺在那,李货郎和李母也觉得打死了人,二人一时全没了主张,李货郎吓得将染血的扁担扔了出去。
小李氏生得好,在苏故乡又过了繁华日子,行动气度,一推头上的胡蝶银钗,道:“阿娘真是的,碰到了软钉子就把昔日的威风给丢了。她是做媳妇的,你是她婆母,天生她便比你矮三分,你怕她甚么?”
齐氏没想李母这老货宁肯吃生饭都要装病,内心暗恨,猜想是小李氏的主张,她岂是认输的人,只心疼本身的一对后代,偷偷令人街上买了肉饼偷着吃。小李氏暗笑,又调拨方氏生下的两个侄子盯着她。
沈拓议亲,令人奉告了齐氏。齐氏被吓破了胆,又有点羞惭,纳采、问名、问吉只躲着不出面。
小李氏叫李母装病,推说染了风寒,身子重,头沉得抬不起来,只在床上躺着将养,小李氏守在李母床前煎药喂水的,又对齐氏道:“嫂嫂事多,我归家依靠着兄弟娘家,别的帮不上手,只把阿娘服侍好,让你与阿兄能空脱手来。”
方氏心疼娘家,偷偷摸摸从李家拿了东西归去,她也的确不机灵,这事做得不埋没。李母头两次见了,忍了,方氏还觉得李家没发明呢,胆量更加大了,搬了米面油盐回家。
李母一拍大腿,哭骂:“她委曲个屁啊!她一个贱妇,心又毒,前头的夫君死了都没凉透,她就勾搭上了你。你倒好,还将这个灾货娶进了门,你瞅瞅,哪家做媳妇得像她这般,睡得日上三竿,只等了饭熟上桌,连个碗筷都不摆。你倒好,还护起她骂起老娘来。”